首页 新闻 军事 汽车 游戏 科技 旅游 经济 娱乐 投资 文化 守艺中华 佛教 红木 韩流 文史 军事APP 头条APP

注册登录

最新消息:

第08期@中华网文化频道出品
往期回顾官方微博

国学高考尚需三思

有国学教材就能培养“完美人格”吗?

[摘要]儒学篇章过大是很片面的,不利于学生全面了解、感受传统文化丰富、博大;没有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学生的思维容易趋于单一,单调;很难培养起独立思考能力,即比较、辨别、质疑等诸多能力。这能培养出坚定的、自觉自主的、清醒的,而不是盲从的、轻信的道德观吗?[详情]

要“快乐国学”不要“应试国学”

[摘要]近年来,一些地方语文教材尝试缩减偏深奥的古文篇目为学生减负,国学入高考无疑可能加重学生的负担。国学不同于古文,除了语言,更注重理解与接受,将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为精神智识,譬如从儒家思想中习得入世、积极的精神,而为了分数死记硬背,反会弱化教育功能。详情]

推广国学一定要进入高考吗?

[摘要]教育工作者们希望通过“传统文化通识”教育培养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眼界和胸怀。但在高考的强大压力下,学生的眼界和胸怀早就被压缩和压抑了。它只能让学生掌握那些标准化的答案,而没有时间和勇气去对传统文化进行真正的学习和思考。[详情]

将国学引入高考应该缓行

[摘要]国学进入高考,那势必会使国学的学习变得功利化。本来,中学生学习国学就有一定的难度,也会有枯燥的感觉,而一旦进入高考,恐怕就更加无味了。这对于国学的传承未必是好事。国学入教材,且行且珍惜,且行且总结。国学文化引入高考为时过早。[详情]

国学入高中教材是把双刃剑

[摘要]将《道德经》之类的国学文化纳入高中学生教材,是把双刃剑,弄不好不仅会增加学生负担,而且会误人子弟。其实正如有专家表示,国学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是需要通过长期熏陶和涵养才能显现的,不是靠一朝一夕突击补课就能拥有的。[详情]

教书育人,功在千秋

“国学入教材”有利于“立德树人”

[摘要]《道德经》等国学经典影响着每个青少年的成长,其精神已经融入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内心烦躁不安时朗读《论语》,可平静心情。《论语》中的精华,经聚集、融合、提炼后,可以给青少年塑造高尚品德、美好心灵,使他们具有健康良好的人格,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详情]

国学入教材有利于传承古典文化

[摘要]学好、用好古典文化,可以使人的话语显得更有魅力,给人一种博览群书、通晓古今的印象,显得很有学识,受人尊重和点赞。反过来,如果一个人对古代文化一点都不了解,不能灵活运用古典文化事小,对别人吐出来的古典文化如坠云里雾里,岂不糗大了?[详情]

愿国学教育成为一生的精神财富

[摘要] 国学是人生之学,国学里蕴含了太多做人的哲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国学教育对于塑造一个人的品质极为重要。因此,在新修订的语文教材中加大国学比重,对于经历文化断层之后的传统文化复兴,有着积极而划时代的意义。“国学”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资源。[详情]

评《道德经》入课:别轻下“道德判断”

[摘要]我们常说学习要以“批判性接受”的态度,但前提是有真实的接触,让大家多看看古籍原文,再去体悟到底其是经典还是糟粕。教育的重要价值,就是以尽可能开放的态度,为学生打开未知世界,而不是以“保姆”的姿态,把学生的视野局限在我们以为的“正确世界”里。[详情]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