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评论:Q版《白蛇传》教坏孩子? 想太多了吧(2)

2016-10-25 11:30:49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从形式到内容的戏仿,贯穿在这短短五集之中,因不太涉及二次创作,对原版的童趣化改造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剧中颇受关注的部分小演员都表现出过人的演绎悟性。例如,从青城山出来幻化成人的小白素贞,眼看着自己的“变身”,有层次地惊喜于手手脚脚的与众不同;船上初遇小许仙,她羞答答的模样也与当年的情境有几分神似;水漫金山寺时,小白素贞一改面对许仙的柔情万种,犀利地注视着法海,眼神坚定。再如,带着些许萌点的小许仙,在得知法海收服白素贞后瞬间泪崩;明明是个小孩却能一本正经地跟“儿子”决绝深沉地告别……这些真诚之处,虽偶有小题大做的违和感,但整体上仍能看到他们的认真与较劲。原作中那份独特的“说着说着就唱起来”的戏曲质感,也在“小戏骨”的诠释中得到投射。看着看着,我们时常会忘了他们还只是不谙世事的半大小孩,就连不时出戏的小群众演员们当作背景往那儿一站,都把当年并没有那么精致的影视生产的遗憾带出来——粗糙是粗糙了点,不过当真有了点重走白蛇传奇之路的意味。更有趣的是,这些“小戏骨”们用这个时代独有的年轻话语不经意地推进了一次经典的“与时俱进”。

要说所谓的“少儿不宜”,Q版《白蛇传》煞费苦心地剥离了原作中的爱情主线,虽在落点上有所游移,但这基本尚在孩子的认知范畴内,这又有哪里是他们“不该做”的呢?何况,在诚意这件事上,孩子表现得其实比我们好了太多。

另一方面,更尖锐的争议似乎指向的是“消费”这一行为本身。“娱乐至死”的年代里,“消费”被置于空前的重要地位之上。因而,我们会经常性地警惕于消费这一动作本身所带来的影响,这自然很“政治正确”。然而,我倒是认为人们对Q版《白蛇传》的担忧稍显多余,尤其是对在如此演绎中“迫使他们理解现实的成人世界观”一说更有那么些哭笑不得。一方面,我对于播出这一剧集的小戏骨栏目怀抱的“学习经典、传承经典”意图存疑。所谓经典,是在理解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后才能得到的价值的生成,这点之于小朋友而言,不免有些强人所难;另一方面,“小戏骨”们纵然表现出超乎大人想象的演绎天赋,也不代表他们真正理解所饰角色和情境的复杂意义,剧中浓浓的图解和仿制意味表现出的只是他们对于达成一件事的“认真”。稍稍留意幕后选角的过程后,我们也不难发现,孩子们“较真的执念”要比“成名的想象”来得更显著。“消费”得有足够的筹码,仅仅是针对小朋友们的真实和可爱,这种“消费”实际上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虽然不得不承认的是,该剧在意外走红之后确有不好的影响出现,但不能全然归罪给这部非典型爆款剧本身吧。

Q版《白蛇传》并非“小戏骨”们参演的第一部作品,他们寄托在作品中的是“用心”而不是“野心”。这一场盛大的“众说纷纭”还在不断发酵,可造成眼前这般喧哗局面的,难道与“大人”们总是太爱以善意之名的干预没有关系吗?我们自己曾经历过多少次因为无谓的担心而被“谋杀”了童年的状况?人人都在谈论青少年的成长经历一代比一代匮乏,然后一边追忆着自己“肆无忌惮”的孩提时代,一边又继续用补习班和兴趣班矫饰着下一代的无趣童年。别把小朋友想得那么脆弱,他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坚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