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灰塑大师帮古建筑“呼吸”:每件灰塑“心”都是软的(2)

2016-10-25 11:30:59    广州日报  参与评论()人

如今,邵成村有着更远大的想法,他觉得,岭南古建筑是会‘呼吸’的,这些建材的环保性和耐用性是现代建材难以比拟的,而他有责任把这些传统建材更多地运用到现代建筑中。

“2006年的时候,南苑酒家用水泥做了屋顶,结果后来出现了漏水的情况。后来,老板找到我,把屋顶用了灰塑材料重做,就再没有出状况了。”邵成村透露,有些原本属于灰塑的作品使用水泥以后,在阳光暴晒之下,时间一长就会变形。而由于灰塑缺乏一套客观的评价标准,所以即使具有更好的耐用性,也很难说服别人在新建筑中使用。为此,近年来,他开始致力于通过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对灰塑的成分及其在不同环境中变化的数据进行实验与检测。与此同时,他还致力改良传统石灰粗糙和松散等问题,让它们既具备乳胶漆附着力强的特性,又能保留石灰原有的保温、保湿的功效。

“这么多年过去,我们丢失的东西已经太多了,而灰塑到现在还可以在户外历经几百年,不能够传承下去,会很可惜。”邵成村说,从构图到成形,灰塑要经过至少8个步骤,而一个工匠要真正掌握灰塑技艺,最长要经过十年。但比起前人留下的灰塑作品可以存在的时间,这些都不过是短短一瞬。

灰塑

古称灰批,是岭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工艺。材料以石灰为主,作品依附于建筑墙壁上沿和屋脊上或其他建筑工艺上,渊源甚早,以明清两代最为盛行,尤以祠堂、寺庙和豪门大宅用得最多。

2008年6月7日,灰塑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灰塑工艺精细,立体感强、色彩丰富;题材广泛,通俗易懂,多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人物、花鸟、虫鱼、瑞兽、山水及书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