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输入法能够打出佡字了,这让我们觉得欣慰。”佡波说,眼下,沈阳市内居住的佡姓人士基本都解决了户籍及相关登记输入问题。不过,对于至今在盘锦居住的一部分佡姓人士来说,由于输入法的原因,目前他们的身份证、户口簿上的姓氏仍被误写成“恼”,大家盼望能尽快更正过来。
同时,佡波希望通过本报的报道,能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特殊姓氏的来龙去脉,特别是银行、房产等部门工作人员再遇到这个姓氏时,不再迷惑。
20岁小伙被称“爷爷”
这次聚会中,记者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看上去胡子一大把的老人,却管年轻人叫“叔叔”;而年仅20岁出头的小伙子,却被人称作“爷爷”。
“人家的辈份摆在那呢!”佡春田小心翼翼地捧出他珍藏的家谱——合上就像一本书,抻开则像一只手风琴,泛黄的黄裱纸上有近百米长,上面用毛笔端正地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并一一注明“几世祖”。记者粗略数了数,自民末清初至今,跨越300年左右,总计18代人。
网上寻宗方兴未艾
据了解,此次聚会之前,近300名同姓氏的人从未谋面,他们是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联系上的。同时,还有远在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日本等海外的佡姓人士在网上聚会,通过视频及网络直播,当日共计有超过500名的佡氏后裔成功实现认祖归宗。
“我们的根在沈阳,我们的发源地在沈阳,衷心希望故乡沈阳变得越来越好!”这是所有佡姓人士的共同心声。另外,佡姓人士寻根活动仍在延续,可以随时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009-1咨询。
沈阳晚报、沈阳网主任记者 唐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