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建昌古城复兴 文化旅游与精准扶贫有效衔接(2)

2016-12-02 16:03:22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建昌古城项目敲定、启动的前前后后,各级领导、项目有关负责人多次深入调研,目的之一就是在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同时,确保古城项目能够唤起人们对昨日荣光的记忆,以标志性的城市品牌与文化符号彰显文化自信。

10月13日,葫芦岛市市长王力威在视察建昌古城工程时指出,要充分利用白狼山、龙潭大峡谷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和景区景点建设,加强旅游环境的管理。要科学规划,将建昌县的旅游资源与全市的海滨、古城、长城等优秀旅游资源串起来,形成旅游网络。要抓好旅游项目开发,积极引进有实力和影响力的企业参与,真正将旅游业做强做优。

建昌县委书记闫庆礼一直重视文化发展对社会经济的促进作用,提出“文化是智慧的符号,更是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增强城市软实力的必由之路”。建昌县长王洪升认为,“以文化境”“以文化人”是改善社会发展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建昌县各相关部门在积极落实中央与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精神的过程中,也将推动文化旅游发展作为重要抓手。

非遗脱贫大有可为

葫芦岛市市长王力威一行在视察时,对建昌古城规划建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给予了高度肯定。

据了解,为保证项目科学实施与可持续发展,几年前,辽河民俗文化研究小组成立,由辽宁天策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帆任秘书长。该小组对辽河一带特别是建昌县民俗、非遗进行了详实研究。

根据研究报告,建昌所在的葫芦岛市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有7个省级非遗项目及23个市级非遗项目,确定了5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25名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以建昌大鼓、建昌鼓乐、建昌灯会及建昌皮影等为代表的当地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得到建昌县的大力支持。建昌大鼓是流行于当地民间的说唱艺术,已有250多年的历史;以唢呐、笛子、笙箫等配合演奏的建昌鼓乐始于清光绪初年,是当地民间礼乐活动的主要内容;建昌灯会是以“撒灯”祈福、灯会秧歌为主要内容的过年民俗活动,不仅有辽西农村庙会的热闹,还通过独特的“灯官审案”形式发挥调解纠纷、反映民情的作用;而源于河北的建昌皮影戏,则是结合本地方言发展起来的特色板腔体皮影艺术,百年间积累了百余部曲目,深受当地群众喜爱。

当前,非遗传承面临诸多现实困境,难以产生经济效益、过于依赖政府投入等因素制约着其保护工作的开展。鉴于此,广泛调动社会与市场力量参与其中,对非遗实施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渐成新的方向。建昌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将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在确保遗产良性发展与传承的同时,挖掘其经济价值潜能,争取将非遗实业打造成为建昌文化发展的新形态、大众创业的新渠道,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值得一提的是,非遗扶贫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实施文化惠民扶贫,既是全面小康的应有之义,也是扶贫开发攻坚的重要内容。11月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制定的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补短板的规划。会议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补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短板、迈向共同富裕。

如著名非遗保护专家田青所说,非遗保护为人民,非遗脱贫大有可为,将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效衔接,将让人们过上一种延续着历史与传统、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希望、握得住幸福的现代生活。建昌古城项目能否成为利用社会力量推动非遗传承、发挥文化扶贫特殊功能的优秀案例,将为当地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未来,令人期待。(马逸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