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乌镇的“文化复兴”四年后不再是梦(1)

2016-10-25 14:01:01      参与评论()人

■第四届乌镇戏剧节落幕 田沁鑫将接棒明年艺术总监

乌镇戏剧节舞台美术峰会

乌镇戏剧节期间,小镇游人如织,迎来欢乐的嘉年华。

第四届乌镇戏剧节上周闭幕了。每年的这10天里,小镇里日夜狂欢,用“如梦如幻”这样的鸡汤字眼形容戏剧节的生活,并不算过。而举办至第四年,戏剧节看上去也越来越走上正轨,并显露出日益国际化的气质。

但今年,有两个变化,却是十分明显的。

一是小镇里的人越来越多了,即使不是周末,戏剧节的每一天,西栅大街上都是人满为患。从这个剧场走到另一个剧场,往往要穿过层层的人群,经常看到行色匆匆赶戏赶场的观众和工作人员,被看嘉年华演出的围观群众堵住去路,一脸干着急。

剧场里同样人满为患,每场演出几乎都以爆满的场面上演。即使是在观众席最多的乌镇大剧院演出,第一排观众席前,也都摆放了三排密密排满的加座,每一个座位上都坐满了人。口碑好的演出,更是一票难求。

再一个就是观众席里的人群变得面貌“多样”起来。当然,全国各地赶来的文艺青年是绝对主力。但也有不少和台上那些先锋剧颇有违和气质的大爷大妈,其中有些带着浓重的北方口音,显然是来旅游的。还有一些则是当地观众,曾看见一个老人家独自看完戏,散场后一溜烟去了边上的民宿和老板聊天叙旧。

看开幕大戏《赌徒》,前排坐着好几个着装统一整齐的服务员,全程端坐仰视,极其认真地看完了这出长达五个小时的晦涩作品。后来才知道,乌镇会在每天那么多演出中拿出几十张戏票给员工看戏,然而僧多粥少,几千个员工里,只有很少数的能被电脑系统抽中这一福利。

一天,一个餐馆的服务员正收着盘子,突然弱弱地问道有没有多余的票。年轻的姑娘有些哽咽地说:“我特别想去看戏,可是没有被抽到……”

几天后,在古镇街上,记者又偶遇了两个穿着蓝色工服的景区工人,其中一个一手拿着个电机设备,一手拿着张戏票,一路和相识的同事播报晚上要去看戏的喜讯。记者忍不住上前聊了几句,景区工人报以一个很高兴的笑脸:“我第一次被抽中哦。”记者问:“那你的同事们看了戏什么感受?”工人回:“一句话,看不懂。我们浙江人从小看越剧的。外国戏,不大懂。”记者有点奇怪:“看不懂你为啥还这么高兴?”工人回:“看不懂也得去开开眼界啊。”

在乌镇的好几天里,那个委屈的姑娘和这个高兴的笑容,始终都是今年戏剧节里记忆最深刻的画面之一。

从“旅游小镇”

向“文化小镇”转身

乌镇戏剧节第一年举办时,记者采访乌镇旅游总裁陈向宏,这个一手打造了今日乌镇的操盘手,并发起实现了乌镇戏剧节的奠基人,谈到最多的是乌镇的“文化复兴梦”。对于办戏剧节的初衷,他反复强调了自己的愿望,“为什么我们小镇的孩子不能看话剧?不能看美术展?如果镇上的年轻人可以在美术馆看世界级的作品,在戏剧节看国际性的戏剧,说不定我们还会有第二个木心、茅盾。”

那时候,很多人对这些话将信将疑,因为它看起来太像是一句漂亮话,而不像是在当下中国的真正目标和驱动力。然而,当乌镇戏剧节举办至第四年,重新走进乌镇,这里已经俨然从一个“旅游小镇”,向着一个“文化小镇”坚定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