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非遗 > 正文

小花篮,老底子的杭州记忆

保存图片 2017-12-26 09:14:05    GUYU谷雨  参与评论()人
图集详情:

西溪小花篮丨西溪小花篮是杭州西湖区蒋村乡一带的民间工艺品,发源于老东岳村,相传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自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小花篮制作在西溪一带就十分普及,杭州旅游市场十分畅销,一度出口欧美。蒋村一带几乎家家编织小花篮,补贴家用,甚至养家。

匚老杭州的记忆


作为很多老杭州人儿时的美好记忆,西溪小花篮盛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巴掌大小的精美小竹篮,里面放上点蚕豆糖果之类,是很多孩子所珍爱的玩具。

那时候的西溪小花篮,在杭州古荡、留下及蒋村一带十分普及,村里的人家都在编织小花篮,贴补家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小花篮开始淡出市场。

如今随着西溪湿地开发,小花篮渐渐恢复编织,也开始唤起不少老杭州人尘封的记忆。就在西溪湿地景区,我们找到了洪立萍,小花篮就是在她手中重现于西溪,重现于杭州,最终重现诸多老杭州人儿时的美好回忆。



匚关于小花篮的那些年,那些人

在洪立萍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和奶奶学习编织小花篮。那时候是小花篮市场最兴旺的时候,整个村的村民都靠做小花篮维持生活。那时村里的女子做小花篮,就跟织毛衣一样,串门也拿在手里,一边聊天一边做,手艺一般由家中女性代代相传。


在洪立萍家里,奶奶、妈妈、还有她们三姐妹,就像一座小型花篮加工厂,各人各自包干不同工序,各司其职。而且有任务量,一旦完不成,就没有饭吃。


“是真没有饭吃。”洪立萍笑着强调了一下。如今她可以微笑着回顾过往的岁月,而对于当时不过十几岁的她而言,小花篮留给她的记忆,并不全是美好。


洪丽萍经常与姐姐一起,在天光还没亮的时候,背着篮子,走上几个小时到西湖边。那时候的西湖香市十分热闹,上海香客尤其喜欢小花篮,一买就是好几个。


几分钱一个的小花篮,一早上就能卖出两块多,然后开开心心、说说笑笑的一路走回去。路边的早点铺子炸油条的香味传来,让她的口水咽了又咽,几次驻足,想要买一根来吃。但是她想了又想,看了又看,终究舍不得买,一狠心,转身走了。

匚后小花篮时代



到了80年代,村里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手工制作、工艺复杂、利润微薄的竹编小花篮,渐渐被人们遗忘,最后完全不见了踪迹。



洪立萍先后做过纺织厂女工、西湖船娘,而随着西溪湿地的开发,她又回来编起了小花篮。兜兜转转几十年,看来,她是真的离不开这个手艺了。


常有上了年纪的外地游客感叹:“那么多年没看到杭州的小花篮了,没想到今天在西溪湿地又看见了。”洪立萍总是不厌其烦的解释:“小花篮以前就是我们这里的,就是我们这里人编的。”


“编一只小花篮要半小时,卖5块钱,有时一天连一个也卖不出去。”洪立萍一边笑着,一边继续编起小花篮




关键词:​西溪小花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