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程式回到生活化表演
来看戏的梁谷音和计镇华恰好就是讲述朱买臣故事的昆曲《烂柯山》中的搭档。看了这出兄弟剧种的戏,梁谷音告诉记者:“梨园戏和我们有不一样的地方———昆曲更雅,而梨园戏更加生活化,也有一样的地方———都很细。”
这个“细”说的既是口白中对古时闽南民俗的细致描摹。作为一出“咀白戏”有大量生活化的对白呈现。比如妗婆为小娘描述“盘担”的戏码,就将闽南婚嫁习俗展现出来。“盘担”即是男方在女方出嫁前赠与的食物。由于小娘是改嫁算二婚,所以“红花”(海黄花鱼)变成了“灯珠”(池塘小杂鱼);原本要藏36样物品的“肚裙”也减了不少。
曾静萍说,尽管外地观众看着字幕,但泉州话的很多借字俚语仍让人摸不着头脑,可与其做舞台上的“翻译”,她宁肯用“讲座+演出”的方式给观众提前“上课”。林赋赋梳理了75处俚语,却还不及戏中出现的七分之一。即便如此,还是逗得上海的年轻观众捧腹不已。
这个“细”也是梨园戏表演艺术所特有的细腻。原本要娶赵小娘的董成是个跛脚,硬要跷脚却碍于脚瘸,只得上手去扳;姻缘被阻哭天抢地之余不忘用手抹鼻涕往叔父身上蹭。这一细节将纨绔却笨拙无赖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梨园戏有的角色没有水袖,厚底靴也薄了不少,所以表演没有京昆的抽象性强,也就更接近于真实生活。张福海告诉记者,这或许与梨园戏鼎盛时所处的晚明时期戏曲的写实趋向有关。上海市京昆艺术咨询委员会主任马博敏告诉记者,梨园戏受到泉州提线木偶表演的影响,所以演员动作幅度并不大。的确,在《逼写》一折,媒婆钱大姐和劝和人张公就有一段手持小竹板的“木偶打”,滑稽感十足。
而把梨园戏的表演体现最淋漓尽致的还是曾静萍。她饰演的赵小娘虽是薄情人,却不乏让人觉得充满童稚的可爱举动。在劝和的长辈作揖时,她故意在别人头上戳指头“放烟花”做怪相,始终有一分少女的娇憨情态。史依弘在看完戏后感慨:“曾静萍的表演出神入化,细腻动人。把生活化的行动变得戏剧程式化,又将程式化的表演化成了生活化。”听多了褒奖,曾静萍只道出一个秘诀:“研究透,诠释好,找到合适自己的戏,平静认真地做下去。”
相关链接
梨园戏中的泉州古风方言
由于梨园戏以泉州方言唱念,经常找不到恰当的文字记录在戏文中,为追求读音准确,通常采用“借用”的方法用同音字或近音字代替。戏文中的好多典故诙谐生动,如今成了泉州方言中的谚语,一直流传至今,足见梨园戏的生活化。下文选取《朱买臣》几处台词,供读者品味。
好话不及箠:好言好语总比打板子妥当,是劝解安慰人的话。
烧羹也须着凊咀吃:咀即嘴,热的饭菜会烫到嘴,要等菜凉了再吃。意思是做事不能操之过急。
罩鸡不成孵:老母鸡只是硬罩着,是孵不出小鸡的,说的是凡事不能强制,须顺其自然。
抿盐渍心肝:用盐腌渍心肝,即常说的往伤口上撒盐,形容戳人痛处。
缚笼甑师傅,有食有食的功夫:报酬多,下的功夫足,报酬少,我就马马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