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夜宴图》局部
祝勇:逆光旅行——破译古典书画中的生命密码
祝勇:逆光旅行——破译古典书画中的生命密码
现场观众画就的速写
12月4日下午,“青睐”系列讲座特邀故宫博物院学者、著名散文作家祝勇做客北青大楼一点点揭开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韩熙载夜宴图》背后的历史之谜
李白真迹只一张,没准儿你就见不上
近些年,公众对故宫博物院给予的关注越来越多,去年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我们在秋天举办了《石渠宝笈》特展,大家可能印象还很深刻,很多人排队7个小时看展。这样的展览规模和参观人数可能是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以来最大最多的一次。
也总是有观众拿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相比较,说是不是台北那边的文物更多呢?我负责任地说,我们这边收藏的文物不仅多而且多得多,两边不在一个量级上。现在故宫博物院的收藏总量是180多万件(套),台北故宫不到70万件(套)。而且我们的180万件(套)中不包括清宫档案,台北故宫的70万件(套)包括60万件旧档案。但是两岸故宫是一家,源头都是1925年成立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没有必要比高低,在文物的优劣上也是各有千秋,因为每一件文物都是唯一的。
故宫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文物也看不完、了解不完。我大概算了一下,故宫这180万件(套)文物,我们每天看5件,不间断地看,全部看一遍需要1000年。所以我总是想,故宫每年举办的展览都值得看,因为一张画拿出来,我们一辈子也就见这一回,再想见恐怕真得下辈子了。
比如,李白的书法,那真是漂亮,而他传世的书法真迹全世界只有一张,就在咱们故宫博物院。我们这辈子能和李白这张真迹见一回面,我觉得就像见着了李白本人一样。为什么呢?你想,那是唐朝的一张纸啊。我们说“纸寿千年绢八百”,保存一张唐朝的纸尚且非常难,何况上面有李白的字!所以我觉得见一次就没白活,没准儿就见不上。所以,故宫真的是一个我们和古代历史文化接触的重要窗口,我们应该和它发生密切的联系。
《韩熙载夜宴图》的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韩熙载夜宴图》年代比较早,是一幅长卷。长卷是中国绘画很重要的一个形式。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画芯,实际上前面还有,因为收藏家得到这幅画后一般都会续裱,加一些跋,所以这幅画就越裱越长。这幅画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幅非常著名的很重要的绘画,也被认为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韩熙载是五代时期的一个人,这幅画作也产生于那个时代。五代是唐宋之间的一个小朝代,虽然是小朝代,但是它的文化光辉璀璨,诞生了许多大师级的人物。五代十国时期非常混乱,韩熙载就是这个时期非常重要、非常了不起的一个人。他到今天也很有名,主要是因为这一幅画作。一个人随着一幅画流传于世,这在历史上也不是太多见的。
我们看这幅画好像在看一个历史大片,当时发生的事情被画作记录了下来。《韩熙载夜宴图》很长,情节前后发展的关系是用连环画的形式进行描述。这种连环画的形式也是中国古代绘画长卷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形式。画中第一场,主要人物就出场了,贯穿始终的人物是韩熙载,其他人物也不少。
那么这幅画为什么成为一幅千古名画呢?我们接下来就讲一讲。
先来讲讲韩熙载这个人。韩熙载是山东潍坊人,学富五车,有抱负,希望自己有朝一日成为名相,实现匡扶天下的政治理想。但是他的人生很坎坷。在五代的纷乱中,他几经逃亡后投奔南唐。在南唐韩熙载没有得到重用,这使他产生了怀才不遇的感觉。在南唐第二个皇帝南唐中主李璟登基后,韩熙载得以慢慢走向仕途,但他自己并不满意,他曾经出过狂言:“将来若以我为相,必长驱以定中原。”南唐第三个皇帝李煜登基后韩熙载得到重用,应该是当到了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一步步向自己的政治理想靠近。
韩熙载才华横溢,他的文章是进了《全唐文》的。他的才华大,毛病也多,其中一个对他当官来说是致命的,就是瞧不起人,谁都瞧不起。
比如宋齐丘,这也是很有才华的一个人,后来一直当到宰相,是韩熙载的顶头上司。韩熙载对这位顶头上司也瞧不起,不仅心里瞧不起,说话办事还很让宋齐丘难堪。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是文官政治,当上大官的人都是文章好的。这个宋齐丘和韩熙载都是文名很盛的人。当时人爱写墓志,找名人写更是风潮。像苏东坡就写了不少,还有李鸿章,他很少有时间写诗弄文,但墓志写了不少。当时就有一个人想请宋齐丘写墓志,再请书法好的韩熙载誊抄。事情在宋齐丘那里很容易地办成了,文字送到韩熙载处,韩熙载一看就拒绝了。人家问为什么?韩熙载回答文章太臭。
还有人写了诗想请韩熙载指教,韩熙载马上说“那个诗我不能拿”。赶快让家人拿走,拿走不算,还要赶快拿来艾香熏,说是空气中不能弥散诗的味道,有洁癖。
这就是韩熙载,就是这样一个性格。这样的性格与他在政治上的诉求绝对是一对矛盾,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智商高、情商低,在生活中可能是很可爱的一个人,但是在官场时很难合作,他的官场命运我们就可想而知。
历史上曾经有两幅《韩熙载夜宴图》
当时南唐面临着一个危机,他们的北方不安定,他们不去北定中原,那么北方就要来平定它了。公元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王朝。南唐虽然还在苟延残喘,但北宋这个对手实在强大。在这种情况下,南唐王朝不仅不思进取,还在忙于内斗。官员之间关系错综复杂,而且从皇帝李煜到官员都极其腐败。这种情况下,韩熙载觉得国家已经烂到了底,他对它彻底失去了希望。与此同时,韩熙载的内心诉求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为政治、为国家献身变成了保全自己。而就在韩熙载的思想发生悄然变化的时候,皇帝李煜想用他做宰相了。这本来是韩熙载做梦都想要的,是他最高的政治理想。可是在历史错综复杂的现实面前,韩熙载觉得此时出山意味着死路一条,而且会死得很难看。
但是君令如山,君让你做又不能不做,于是韩熙载想了一个保全之计,就是做出一个不思进取的姿态给皇帝看。他在府中豢养了许多歌舞伎,他每天就在府中歌舞升平,纸醉金迷,不思政事。
当韩熙载做出这样一个姿态来迷惑李煜的时候,李煜半信半疑,摸不透韩熙载到底要做什么,心中充满疑惑的他想探探韩熙载的底。于是就想派两个人充当间谍到韩熙载的府上参加夜宴,探查韩熙载的真实情况。李煜的心中还包藏着一个最大的疑虑,他担心韩熙载借夜宴之机搞政治串联,对他的皇朝不利。
派的这两个人大有讲究,因为一不能是生人,生人肯定会引起韩熙载的警觉;二是不能是草包,草包办不成事。李煜派的是周文矩和顾闳中,这两位都是五代绘画史上非常著名的宫廷画家。
要知道五代时期虽然是小朝代,并且战乱频仍,但它确定无疑在很多艺术门类上都达到了不可忽视的高峰阶段,而且大师辈出。比如,我们熟悉的李璟、李煜父子,是文学大师,绘画方面周文矩、顾闳中等都是中国绘画史上大师级的人物。另外还有董源,他有一幅《潇湘图》也非常有名。
周文矩、顾闳中、韩熙载都是顶尖级的人物,所以周文矩和顾闳中进入韩府参加夜宴,就比较顺理成章。他们潜入韩府后,目至心记,细心观察,回到家后各自画了一幅《韩熙载夜宴图》。所以历史上是有两幅《韩熙载夜宴图》的,都是大师画的,而且是两位细节大师。我们现在见到的是顾闳中的,周文矩的已经不知道在哪个环节上消失了。
周文矩曾经画过一幅《重屏会棋图》,是画李璟和他的三个兄弟在一起下棋,那里面不仅细节丰富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布满玄机。历代美术史家都把注意力放在屏风上,从来没有人把注意力放在棋上面。有一天,我们故宫博物院著名的书画专家余辉老师在故宫研究院的小院里和我邂逅,我们擦肩而过,我觉得余老师当时是在想事,都过去了他突然回身问我:“祝勇你会下棋吗?”“不会下。”“哦,那没事。”就这么过去了。后来我听他讲《重屏会棋图》这幅画的时候讲到非常重要的一点:画中的棋盘上只有黑子没有白子,所以根本不是在下棋。我立刻茅塞顿开:这幅画的核心在棋上而非重屏上。
说这一点是想告诉大家,这种级别的细节大师绝不会忽略任何一个政治细节,他们的画都是反映人的内心的。在中国绘画史上,人物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画种,尤其是在宋以前,宋以后中国绘画的主题才转向山水。
《韩熙载夜宴图》表面上画的是一个场景,在一片吹拉弹唱、醉生梦死的氛围中,我们可以看出韩熙载并不开心,他不是真的在醉生梦死,实在是无奈之举,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幅画画得是多么传神精准,一个特写就抓住了韩熙载的内心,也可看出顾闳中在表达人物时的功力之深,这同时说明顾闳中对韩熙载内心世界的把握是非常精准的。这也是这幅画作为传世名画的高超之处。
顾闳中将这幅画交给李煜,李煜想怎么办呢?他并不想修理韩熙载,尽管韩熙载令他很失望,但李煜对韩熙载的了解并不像顾闳中那样深入。而顾闳中只画不说,因为他只是一个画家,没有权利说三道四,但他在画中表明了一切,把该给李煜看到的都画出来了。可是李煜能不能看出来就看他自己的了。
李煜还真不一定能看出来,他只是想把图丢在韩熙载面前,让他自己看看自己堕落成了什么样子!你还是朝廷的要员,你还要为朝廷做事。但是韩熙载知道顾闳中来干什么,他实际上是在用反间计,通过顾闳中告诉李煜:我就是不想干了。
主人公韩熙载半世辉煌,贫病而亡
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呢?韩熙载很有钱,又做官又写碑文挣外快,钱不少,但是挣得不如花得多,后来官不做了,只能坐吃山空,慢慢就没钱了。府中的歌舞伎也遣散了,后来连饭都吃不上,一日三餐没有保证。上街要饭,有时候饭都要不着,穷愁潦倒。怎么办?韩熙载找他以前的家伎,敲人家的门,说赏顿饭吃。有时候人家正忙着,他就在门口等,等人家忙完了再给他俩钱,就这么惨。最后韩熙载贫病而亡,连一口棺材都没有。李煜感念韩熙载是一个人才,也为朝廷做了不少事,于是赏赐他一块墓地,葬在东晋宰相谢安的旁边。这对韩熙载是一个比较好的结局,他一心想当宰相,壮志难酬,最后皇帝赏赐他葬在一位宰相旁边,也是李煜待他不薄。
相比之下李煜的结局较之韩熙载就悲惨多了!韩熙载死于公元970年,68岁,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是960年,虽然已经十年,但是南唐还在,没有亡国,所以韩熙载在闭眼的时候没有看到南唐灭亡。李煜就不一样了。公元975年,北宋灭南唐,活捉南唐末代皇帝李煜,五花大绑作为战俘押回首都东京汴梁。这一年李煜38岁,当了亡国之君。李煜被北宋囚禁,978年,被囚中的李煜在生日当天悲从中来,填了一首词。我印象当中就是非常有名、流传至今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那首词。那时的词填好后是要谱曲唱出来的,传唱之余就传到了北宋皇帝赵光义耳朵里。赵光义一听心里很不爽,派人给李煜送了一盒巧果,就是点心,是下了毒药的点心。李煜不能不吃,之后李煜中剧毒而死。据史料记载,李煜死得很难看,头和脚因为痛苦勾在一起。
实际上李煜这样悲惨的结局是韩熙载早就预料到的,但是他左右不了,这也是李煜自己的昏庸所造成的必然结果。
这就是《韩熙载夜宴图》大致的历史。
韩熙载和李煜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这幅画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幅《韩熙载夜宴图》也不是顾闳中的原作,因为年代太久,那幅画传不到今天。我们看到的在业内有共识,是南宋的摹本。这是从画中的很多细节所做出的断代。比如说印章,这是断代很重要的依据因素。画上有很多收藏者的印章,这幅画上最早一方印章是南宋时期很重要的一个宰相史弥远的印。为什么南宋要出这样一个摹本呢?这得从史弥远说起。史弥远是一个奸相,他对外屈膝投降,对内贪污腐败,为朝二十多年把整个南宋官场弄得混乱不堪、民不聊生。他也豢养了许多家伎,但他的腐败让这些家伎都不愿意给他表演。她们怎么说呢?她们说我们国家都到了这个程度,你还这样腐败,我们不愿意挣这样的钱。满朝官员也是敢怒不敢言,怎么办?就以古讽今。他们觉得韩熙载的作为就很像史弥远,他们把画画出来给你看,想说的话都在画里。
所以这幅摹本画是一个画谏。画谏是古代进谏很重要的一个形式。包括《清明上河图》也是,张择端把当时北宋的各种社会危机都画在了画里,体现了许多不堪的社会病,呈现给宋徽宗。史弥远收藏这幅画就是这样的一个背景。
互动部分
提问一:您刚才说我们现在看到的《韩熙载夜宴图》是宋朝的一个摹本,那么它算不算一个赝品?
祝勇:首先要说明,摹本和赝品是两个概念,它们不是相等的关系。摹和临是古代绘画流传很重要的方式,虽说“纸寿千年”,但真正能流传1000年的纸非常罕见,因为纸是非常脆弱的,所以很多古代艺术珍品非常难流传下来。也因为此古人非常讲究摹和临,就像我们今天的复印机一样。如果没有摹本的话,简直难以想象,像王羲之的《兰亭序》我们还怎么能看到?当年唐太宗非常喜欢《兰亭序》,因为太喜欢了,死了要把它带到自己的坟墓里,人间从此见不到这张纸了。本来后人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兰亭序》了,但幸好因为唐太宗喜欢,他在世时常让大臣们临摹,他手下不乏名书法家啊,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褚摹本、冯摹本,我们今天还能根据这些唐摹本看到《兰亭序》的风貌。摹本很多,两岸故宫都有。
摹和临有区别。摹实际上就是描红,把纸盖在上面,一笔笔描。临是一笔笔照着写。这都是保存和流传的一种方式,并不等于造假。对于今天来说,摹本也是文物,因为它是宋代的摹本。宋代到现在也有一千年了,它里面也有大量的历史信息是值得我们去解读的。故宫博物院里确实有不少画作是临本或摹本,但它不是为了以假乱真,所以也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
提问二:文物修复的人才是如何培养的?为什么会出现台北故宫的文物较之北京故宫要丰富的概念?
祝勇:文物修复是一个专门的行当,我没有干过,所以不是特别懂。我们院里的人才来源比较多元。民国时候很多是师傅带徒弟,现在有很多大专院校毕业的博士等等。文物修复是需要极大耐心的,所以我对他们是由衷的钦佩。这个概念的形成我也很困惑。我曾经专门讲过。
提问三:“文革”时故宫是否遭到破坏?
祝勇:这个正好讲一下,我以后也想专门写一写,现在正在查找资料,先告诉大家,“文革”时故宫没有受到冲击,也没有遭到破坏。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当时红卫兵是群情激昂。故宫距离天安门那么近,当天晚上,红卫兵就要冲进故宫破四旧,周总理知道了这个消息,马上就下令关闭故宫所有大门。这大门一关,红卫兵再怎么革命,十多米高的大墙也真就进不去了。红卫兵只能滞留在故宫门口,当时也留下了很多照片,开会批判封建堡垒什么的。故宫博物院从1925年成立,还真没有关闭过,包括日本占领北平时期,1966年,正式关闭故宫博物院,直到1971年,社会渐趋稳定,加之尼克松将要访华,故宫又成为外交的一个渠道。
提问四:最好的参观方案?
祝勇:这个问题很实惠。我觉得有几点可以注意一下。第一,故宫参观人多,所以首先建议大家错峰,一天当中可以错峰,一年四季也可以错峰。一天当中一般上午人多,下午人少,因为一般旅行团都是上午去。而且下午可以感受夕阳下故宫的感觉,包括三大殿,人少时你可以感觉到那一份凝重和博大。一年四季中冬季人少,尤其是下完雪的下午。另外,我觉得故宫地盘太大,博大精深,一辈子也研究不完,所以我觉得可以将其主题化。比如,女孩子对甄嬛感兴趣,就可以把主题定为后宫,三宫六院、慈宁宫、慈宁宫花园。对文化感兴趣的,可以把题目设定为文化游,比如说,紫禁城中的文华殿、武英阁、南书房;对花园感兴趣的可以专门看花园,紫禁城中有四大花园,御花园,建福宫花园还没有开放,慈宁宫花园刚刚开放,乾隆花园开放了一半、正在修缮,2020年之前准备全部开放,主题化的化整为零可以了解得更深入,免得眉毛胡子一把抓,哪方面印象都不深。最好之前也做一些功课,那就更有意思啦。
本版整理/琳琳供图/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