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 (1895-1953)
徐悲鸿是兼采中西艺术之长的现代绘画大师,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出身农村,家境清贫。父亲徐达章是个村塾教师,擅长花鸟、人物画。徐悲鸿4岁开始在家塾中读书,耳濡目染,自幼对绘画发生兴趣。9岁随父学画,10岁已能作父亲的助手。农忙时,兼做耕作,贫苦的劳动生活,使他从小养成了勤劳、简朴的作风和诚实正直的性格。
他13岁时遇上大荒之年,随父走江湖,依靠鬻字卖画为生。17岁时,父亲染上重病,家境每况愈下。八口之家的生活重担,从此落到徐悲鸿的肩上。他在小学、中学任图画教师,也到上海等地靠卖画为生。19岁时父亲去世,家境愈加贫困。
1915年徐悲鸿再次赴沪,在友人帮助下,在"暇余总会"(当时的赌场)一隅借住,刻苦创作,同时到夜校学习法文。他画了一匹马,寄给审美书馆馆长高剑父。其弟高奇峰十分赞赏他的画艺。这时,徐悲鸿虽考取了震旦大学,但无钱进学,幸好得到高奇峰的资助。后又结识了康有为,得有机会观摩康所收藏的碑帖。并在艺术观上也受到康有为的影响。
1917年徐悲鸿赴日本东京研究美术,秋返北京,应蔡元培之邀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结识陈师曾。1919年赴法留学。在著名画家达仰的画室学习素描,1921年去德国,就学于画家康普的画室,次年归巴黎。1925年经新加坡回国。第二年春,他再去巴黎,又赴比利时布鲁塞尔临画,游历瑞士、意大利。
1927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等职。1933年携中国近代绘画作品赴法、德、比利时、意大利及苏联展览。抗战时期,将自己作品带到南洋、印度等东南亚地区展览,并将全部收入捐献给祖国难民。解放前夕,国民党政府派飞机接徐悲鸿和一批著名教授去南京,遭到徐悲鸿拒绝。
解放后他被邀请为中国出席世界和平大会的代表,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并当选为全国文联常务委员、全国政协代表和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1952年在病中,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作品捐献国家。1953年病逝,只活了59岁。
国家为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在北京建立了徐悲鸿纪念馆,保存了他的一千余件作品。
他一生创作作品达数千件,培养和发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
艺术特色
徐悲鸿擅长中国画、油画,尤精素描。他的画作满含激情,技巧极高。著名油画有《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最能反映徐悲鸿个性,表达他思想感情的莫过于他写马的画卷。他对马的肌肉、骨骼以及神情动态,作过长期的观察研究,画了数以千计的速写。所以他画的马图笔墨酣畅,奔放处不狂狷,精微处不琐屑,筋强骨壮,气势磅礴,形神俱足。另有一些人物、狮、猫等题材作品,也是质优量大。
他的绘画创作坚持"师法造化,寻求真理"的原则。徐悲鸿作画不注重画作的外在形式,如印章、题款等,更注重画作的内容及神韵。徐悲鸿把握动物动作的能力极强,在形体、结构、解剖、透视等方面无懈可击,紧紧抓住了外部形体的骨骼、肌肉,并对其质感、量感给予了准确充分的表现。
徐悲鸿的另一特色是线条坚卓清爽,这源于北碑的多年功夫,使线条既有如锥划沙般的沉雄劲健,又如行云流水般畅达。其粗细、浓淡、干湿都紧随体、面关系的转折,随所画部位的硬直或肥厚而变化,特别是画山水和花木时,徐悲鸿均不使用传统的皱法,而以大块墨色造型,并用表现力极强的线条勾劲,以传其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