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女背后的生活方式
“潮流的弄潮儿、流行的仲裁者和政治自由、性自由和经济自由的前卫。”
《花花公子》变身《纽约客》?
对中国人来说,《花花公子》是一个听着熟悉、其实陌生的杂志,因为中国内地的长期禁售,很少有人真正看过这本杂志,除了玛丽莲·梦露的照片、“兔女郎”的形象,人们对这本杂志知之甚少。
事实上,每月出版的《花花公子》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除了大尺度的女性照片外,还有介绍时装、饮食、体育的文章,以及名人专访、短篇小说和时事评论等。
休·海夫纳在接受采访时说,他对《花花公子》的定位是“一本倡导生活方式的杂志”。其毫不避讳地提倡既有精美食物、衣服,又有文学、艺术、体育的浪漫生活方式。在《花花公子》官网的最新页面上,可以看到盘点2015年20位最牛校园橄榄球运动员的文章,也有气泡酒饮用方式的介绍。
《花花公子》盲文版《花花公子》的人物专访以深入见长,通常以对话形式刊登。多年来,这本杂志不仅采访过歌手约翰·列侬、导演大卫·芬奇、运动员迈克尔·乔丹等大明星,还对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哲学家伯特兰·罗素、作家萨特等学术大牛进行过专访,甚至早在1985年就专访过科技界大佬乔布斯。
作为一份自由主义刊物,《花花公子》的记者还采访过叫美国政府头疼的卡斯特罗、阿拉法特和颇引争议的日本右翼文人政治家石原慎太郎。
最令人难忘、最感人的是列侬接受的最后一次访谈。以列侬和小野洋子访谈为主要内容的那期杂志在列侬遇刺当晚上市。说到马丁·路德·金和甘地时,列侬预言般地问:“一个和平主义者被人刺杀,这意味着什么?”
列侬和小野洋子《花花公子》曾多次改版。1972年,《花花公子》每月销售高达700万份后,休·海夫纳对刊物的内容大加整顿,增加了严肃的内容。他付出全美最高的稿费,故大批著名作家,如史坦倍克、海明威、英洛维亚、阿西摩夫的新作品都曾在《花花公子》上最先发表,每篇主要文章或小说付15000至25000美元的稿酬,每期的制作费用高达二三十万美元。
杂志也曾刊登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女权主义偶像的虚构作品,而约翰·厄普戴克、乔伊斯·卡罗·奥茨、斯蒂芬·霍金和汤姆·克兰西也曾为其撰文。
一位旅居国外的中国作家曾在报纸撰文为《花花公子》“平反”,他说:“(《花花公子》)杂志的文字质量和品位远远高出一般杂志……专访的水平叫人赞叹,绝对是一本中产阶层的上品读物。”还有人评价说,《花花公子》删掉裸照就是一本《纽约客》。
《花花公子》的内容主管内容负责人琼斯表示,杂志将朝着更干净和现代的风格前进,性爱专栏作家必须是“性”态度正面的女性,对于撰写“性”有很强的热情,此外,《花花公子》也会持续调查新闻、深度访谈和虚构报道等传统内容。弗兰德斯认为,他们的目标客群是生活在都市的年轻男性,和《Vice》杂志最大的不同是,他们要的是有工作的男性。
《六大男性杂志史》的作者,同时也是塔斯成出版社编辑的迪安表示,“海夫纳先生对我们的生活方向进行了革命,尤其是美国的生活与性爱方式。”但他也质疑,没了裸体的《花花公子》还剩下什么呢?
早在去年八月,《花花公子》网站移除了裸露内容,结果收看的平均年龄从47岁下降到了30岁,每个月的网页流量从400万爆增到了1600万次。
或许,这就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