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杨四平在张恨水国际文学研讨会上的演讲:海外张恨水研究的新时空

2017-08-21 14:54:30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条

根据我的观察,目前海外对张恨水小说的研究也有一些新的动态,出现了新的时空,表现了一些新的格局和动向。我想讲五点意见:第一点就是美国汉学家林培瑞(Perry Link)有很重要的观点,他一方面用社会学的方法谈张恨水的小说,即张恨水小说有消遣的功用,另一方面他认为张恨水小说情节的安排有天才之功。其实我们想一想,林培瑞谈的基础并没有变化,一方面用社会学的方法来谈,另一方面用文学来解读,两者是结合的东西,并没有分开。

第二就是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里面有一个汉学家叫魏伦(音)的,他从通俗小说的白话化和中外通俗小说的角度,尤其是张恨水的小说与美国当时好莱坞电影的影响来评判张恨水的小说与当年或者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不同,带来这样一种新的经验、新的传统。

第三种观点就是华裔汉学家张英进提出的,他现在在上海交通大学工作。他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从城市文化的角度论述张恨水小说的时间、空间和性别的构成,就是说张恨水小说不能是不论人工的建筑还是男女主人公都是互为关联的,这种关联构成了生动的、形象的城市形象和城市景观。当然他也表示,在张恨水小说里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占主导的,同时在张恨水的小说里面也体现出了西方文化渗透的这样一种威胁。

第四种观点就是德国汉学家顾彬提出的,他以先消遣和现代、文学与政治,乃至中共的文化政策的角度、视域来探究张恨水小说的复杂的现代性。他说张恨水的小说与毛泽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有很重大的关联。

第五是2005年美国的汉学家马克兰出版了一本书叫《张恨水1919年到1949年中国的通俗小说》,这本书里面他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整体观出发,把张恨水的小说与整个中国现代的通俗小说的历史进程进行整体的关照,来肯定他文学现代性的价值乃至文学价值。这个方面的研究显然对于丰富张恨水小说来讲可能是远远不够的。这些研究可能是一种欠缺,张恨水小说的力量往往可能就在这种欠缺里面。就像世人讲的,瞎了眼睛的马总是在寻找骑手。

相信张恨水的小说也在期待海外汉学家的研究,相信张恨水的小说是一棵大树,这棵大树会影响文学的气候,乃至影响海外汉学研究。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相关报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