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蒋好书在张恨水国际文学研讨会上的演讲:从张恨水谈中国文学是否可以走向世界

2017-08-22 14:08:17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条

8月17日,“黎明山川·梦忆心远”张恨水(黎川)国际文学周活动在江西省黎川县开幕。文学周期间,为了响应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声音”的倡议,特意举办了“张恨水国际文学研讨会”活动。以“张恨水文学影响和影视创作”为核心主题,邀请张恨水研究会学者、汉学家、文学编辑、作家、评论家等探讨张恨水文学的历史地位,确立黎川县与张恨水文学的渊源和价值,以及张恨水作品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影响。

在张恨水国际文学研讨会的“张恨水与国际”论坛上,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翻译处处长,“中国文化译研网”联合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翻译协会理事蒋好书认为,文学史为人们介绍了狄更斯、大仲马、巴尔扎克、高尔基、安徒生等西方文豪,把西方文学塑造成一座崇高的高山,却将中国文学放在另外一条线上,低估了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相通性。张恨水的作品描写了人性在面临时代的挑战、个性的挑战、原生家庭的矛盾等情况下的犹豫与痛苦抉择,其实恰恰描绘了中国人真实的人性。“中国的文学是可以和世界文学有更平常心的对话的。”

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翻译处处长,“中国文化译研网”联合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翻译协会理事蒋好书

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翻译处处长,“中国文化译研网”联合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翻译协会理事蒋好书

以下为蒋好书处长演讲实录整理:

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相通性

作为70后,我们这代人可能从小接触的“文学”的概念,很多来自世界文学。80年代是中国大量翻译引进外国文学的时代,在课本当中我们也怀着极高的崇敬心来拜读西方“文豪”,例如莎士比亚、狄更斯、大仲马、巴尔扎克、司汤达、高尔基、安徒生等等。似乎在我们的阅读体验中,西方文学就是一座座代表人类崇高性的高山,哪怕提起这些作家的名字都需要肃然起敬,而中国文学则需要放到完全不同的另一条线上去介绍。然而进入90年代特别是21世纪以后,我们发现有大一批爱读书的人并不是按照课本编写的文学史在读书,曾经被认为是非常“严肃”的批评家,也常常在读《魔戒》、《哈里·波特》、斯蒂芬·金、在看《权力的游戏》、《纸牌屋》等作品,而常常被誉为“爱读书的民族”的大部分外国读者,地铁上抱着、公园里捧着的,也常常是当时畅销的通俗文学。

从崇敬心到平常心,我最近突然意识到,如果通俗文学本身只是“读者”(而不是“读书人”)基于自然兴趣的一种选择的话,那么中国所拥有的非常丰厚的通俗文学土壤,是不是也是我们自身的一个重要文化属性呢?当大部分中国人都喜爱读金庸古龙,甚至尊其为经典,当代年轻人热衷于读网络小说,为其中经典之作所迷醉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回顾大仲马、福尔摩斯等作家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他们的作品也是通过大众媒体连载而受到读者热捧的,他们的“经典”和我们的“通俗”之间,真的有那么大的隔阂吗?于是我开始思考,我们是不是可能低估了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相通性?例如,我们在高度强调经典西方文学里人性的崇高、英雄的悲壮、大段深刻的心理描写等等重要价值的同时,我们是不是也低估了中国人一脉相承、自古到今的志怪小说、传奇小说、戏曲话本、甚至包括四大名著以及后来整个中国小说史传承过程里,在日常白描与故事流转里所体现出来的中国人“生活中的”英雄主义呢?

以张恨水为例,有人说张恨水没有写英雄主义,我觉得是不对的,且不说他写过的抗战小说和爱国主题专栏、杂文表明着对当时时局的重要态度,即使看他笔下小说里的角色,不少也是承载着中国人“生活中的英雄主义”的。而我认为在中国语境下,中国人的“英雄主义”也是有不同表达方式的,如果一个丈夫非常关爱他的妻子、爱护他的家庭,这其实也是一种英雄;如果一个人在不该说什么的话的时候能忍住不说,不该做什么事的时候能忍住不做,他是不是也是一种英雄?

张恨水笔下的人物常常是有缺点的,但是却有着中国式、既有侠义又有温情的英雄主义,例如《啼笑因缘》里的樊家树对关秀姑、沈凤喜、何丽娜三个人的态度,一开始有着人性的软弱,后来又通过历练,得到了考验和升华,这个角色给人展示的恰恰是中国人比较真实的人性,不那么绝对、不那么宗教化、不那么夸张,甚至常常淹没在生活的琐碎当中,直至最后可以变成关键事件面前的惊天动地。在中国经典而又通俗的作品中,《红楼梦》对生活的细节着墨尤其多,而《西游记》即使明明可以成为一部伟大的求经英雄史诗,但里面却充满了插科打诨、打打闹闹的日常生活,而这些人性的矛盾,恰恰是历练人心的道场。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小说常常在生活化的叙事中,隐藏着另一种伟大,我记得丰子恺先生似乎曾说过,在艺术净化心灵的层次上,中国人画的萝卜白菜,可能和跟西方人画的宗教画一样具有伟大的价值。

如果说,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之间,特别是通俗文学史之间,本来不存在这么严重的鸿沟的话,或者说文学也就是人学的话,那么中国文学对世界文学在某些方面,或许不一定总是需要保持某种仰望的高度,也许他一开始就可以有同样的高度,只不过我们有没有这样的理念和心性去阅读和体会。在人性的平等、高贵、脆弱、坚持等等方面,我觉得张恨水在他的作品里有着足够充分的关注和表达,具有相当高的精神高度和情感深度,在他作品里不管达官贵人还是饮车卖浆之流,里面都有很强的平等性,而在表现人性在面临时代的挑战、身份的选择、个性的挑战、原生家庭的矛盾或者各方面情况下的犹豫、痛苦抉择等等问题时,张恨水先生也是不粉饰、不矫情、不鄙视也不教条的,这里面呈现的有着现代化、战争、矛盾等等在中国蔓延时,他个人对人性的热忱乐观、深刻理解和温情态度,现在看来比起后来的许多通俗乃至严肃文学,精神品格甚至都要高出很多倍,从某种意义上或许和狄更斯、大仲马等西方作家也是很相似的。

进入当代社会,有人说是世界已经是平的了,因为当今世界各国的语言已不再成为严格阻碍各国人民交流的障碍,通过网络、手机、视频、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其实今天每个中国人坐在家乡都可以跟远在美国或任何一个国家的一个人乃至一群人瞬间实现交流,这是一百年前不可想象的。在这样的交流下,我觉得我们对所谓“民族性”或者“人性”的比照也比以前更加清楚了,不那么容易感到自卑和焦虑了。当我们不断反思我们的民族性里的弱点时,我们会发现,美国也有白人至上主义者,西欧也有人性不完整的人,真正的完人仍然非常少,各国也都还在人性的探索中,于是每个人也都是可以平等有尊严地跟世界的人去对话的。同样,中国文学也可以跟世界文学更加平等的来对话,让包括通俗文学在内的作品成为人和人沟通与互相理解的手段。

中国文化译研网相关情况

从2015年开始,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作协等各家单位共同支持下,我们与北京语言大学共建了一个工作平台叫中国文化译研网,这个网站就是邀请世界各国的汉学家和翻译家在这个平台上聚合,选译中国文学出版影视等作品。我们现在发现,海外有很多的读者和译者都喜欢中国文学、喜欢中国的通俗文学和类型文学,包括网络小说、科幻小说、儿童文学等等。在这个时代,我们发现再独特的作家,也可能在世界某个地方找到他的读者和知己。而未来社会里,也许一个作家将不再是文学史上被各种标签确定的某个人,而完全可能因为他个人的特色和风格来召唤一批属于他的读者,形成垂直的传播效应。为此,我们构建的中国文化译研网,就是通过当代互联网的方式,用实名注册的方式,实现大批中国作品的国际化众包与推介。

中国文化译研网这个平台主要是邀请制注册,只邀请确实具有高水平译介经验的人才和拥有作品版权的机构加入,目前已发展了2000多名中外译者和人才加入,还有3000多部中国作品的简介。随着中国文学艺术影视领域的作品创作越来越旺盛,每年在中国好几百部的影视作品和数万部的文学作品中,我们会持续邀请融通中外的优秀专家、评论人和译者到这里来寻找作品、译介作品,促成更多项目合作,让更多优秀中国作品找到它的读者和知己。所以我的理想就是,不断降低中国作品和全球读者之间的沟通壁垒、语言壁垒、文化壁垒,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

说到中国人的故事,我也有一点自己的看法。我觉得要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必须要有一个世界眼光的对比,中国人口众多,当然性格都是千差万别,非常复杂,但总体来说,尤其是从国际范围来说,中国人普遍来说是比较善良、比较温和、比较友好、也比较有趣的这么一群人。中国人的幽默、温情也是我们深藏的一种品性,例如中国人比其他民族似乎有更强的社交意识,特别喜欢交朋友,特别喜欢日常生活,甚至特别喜欢消费,我们常常即使不给自己买东西也要给别人买礼物,不为自己吃饭也要陪别人吃饭,这些都体现在很多中国文学作品里,体现在生活细节上。从某种意义上我现在开始认为,这种回归自然、回归生活,热爱自然、生活的基本态度,以及在生活中实现日常英雄主义的秉性,也许是中国人可以对世界作出最大贡献的文化价值,也是中国人未来阻止世界走向极端主义、阻止世界因为教条、偏激、仇恨而走向自相残杀,保障世界实现较长时间和平稳定与互相理解的根基。我自己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对中国文化有自信,我觉得是因为我对中国人有自信,我相信身边的父母、朋友、亲戚、大部分的朋友们,都有着平和的内心和开放的好奇、有着在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美的眼光,读过人类血泪斑斑的很多历史之后,我有时候会想,也许这就是一种最大的英雄主义。

文学也是有社会责任的,在不同年代里,会有不同文学起到不同的引领作用,我们知道,在和平年代,如果用过于封闭偏狭乃至自大狂妄的观念去引导人们互相仇恨、激发矛盾、引发动荡,其实就是不负责任的,许多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年轻人读的就是这样的虚妄之作,而好的文学应当会让人更懂得思考人性、思考文明的价值、思考生命的珍贵和日常生活的意义,所以如果我们能不断发现和挖掘这些在新时代下具有人文价值的作品向世界推荐,也是一种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有人说张恨水的名字里有恨,但作品里没有恨,这在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也许是不合时宜,但对于社会和平但很多人工于心计的今天,也许反倒是一种需要。所以我非常希望未来能有更多人来发现和翻译张恨水先生的作品,翻译中国优秀的文学和通俗文学,把这些作品的情感、角色、人物更多地传播给世界,让更多的人通过中国作品接触到有意思的中国人、中国故事,也让更多人通过作品能体会中国人的人文情怀,更加热爱生活、爱身边的人,找到生活中的英雄主义,丰富大家对于人类共同和平美好生活的想象。

文学的创作、翻译和传播,是人类知识生产和体系构建的一个过程,也是每个人有意或无意参与的结果。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向善向美,协作努力,在中国文化和文学方面,让外国人打破隔阂,既看到树木也看到森林,既看到当代也看到传统,既看到伟人也看到凡人,既看到共性也看到个性,看到我们文学的多姿多彩性。我希望中外文学的合作互译也是多种渠道、多主体、广泛丰富的,愿学外语的都可学外语、愿学中文的也都可学中文,在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培育成长的道路上,各国人民之间心灵沟通应当障碍变少,共同话语变多,分享更多共同喜爱的文学、艺术、梦想和对未来的期待。有笔耕一生的作家在前,我们文化传播工作者当更加为这种理想和使命而努力。

(责任编辑:段颖 CC004)

相关报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