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黄健平在张恨水国际文学研讨会上的演讲:黎川与张恨水

2017-08-22 14:57:38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条

张恨水是一位爱国者,具有强烈的民族气节。抗战初期,他利用在南京办报的有利条件,大力宣扬抗战,唤起民众的觉醒,之后又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战小说的创作当中。据学界的统计,他以抗战为题材的小说多达十部、800万字,如此巨大的数目与文字在现代文学史上找不出第二位。国要用我何妨死,这是张恨水的赤子之心。张恨水不仅是位言情小说大师,而且还是抗战小说大家,是中国抗战小说第一人。

张恨水还是一位开创者,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五四运动以后,旧文学向新文学过渡时期,张恨水与时俱进、大胆地探索,在继承与扬弃中对章回体小说进行了改革,充分发挥了通俗小说的特点,用现代意识讲好故事、写人物的手法,创造出通俗小说的新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章回体小说在张恨水手上焕发了青春。

张恨水是一位真文人,具有崇高的人格修养。他是一位平民作家,坚守传统文人的处事作风和生活态度,极富正义感与同情心。创作中,他抨击罪恶,指责社会的不公,讽刺贪官污吏,抒发正气,守正不阿;生活中他埋头写作、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勤奋精进,从不阿谀奉承、浮华虚伪,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黎川,对张恨水走上文学之路有着独特的影响。黎川地处武夷山脉西麓,历史文化悠久,公元257年建县。在1760年的建县历史中孕育了丰富的人文历史,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人文故事,其中就包括张恨水的故事。20世纪初,张恨水的父亲曾在黎川工作,他的父亲是地方税务官员,负责盐税的征收,曾在上饶、黎川、新干、南昌工作。由于父亲的工作调动,张恨水与黎川便有了重要的历史关联,少年张恨水在黎川度过了一段难忘的读书生活。

在黎川,他第一次接触小说。十岁时张恨水随父母来到黎川,在一条乌篷船上第一次接触到了通俗小说《残唐演义》,从此对通俗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黎川,他还第一次对文言虚词有了了解。少年张恨水在黎川接受了古代文学的启蒙教育,在私塾先生的影响下,他阅读了大量古典小说,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这为他后来通俗小说的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此外,在黎川,他还第一次爱上了千家诗,并要求先生领读,虽然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但他念很得有味。少年张恨水在黎川培养了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爱好。

相关报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