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守艺中华•行走日记 | 11月5日:黔之腹,滇之喉,凹子寨里布依情

2017-11-06 11:31:12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条

守艺中华•行走日记 | 11月5日:黔之腹,滇之喉,凹子寨里布依情

2017年11月,“守艺中华·锦绣中国行”活动团队走进贵州,走访那些浸染着布依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气息的传统手工艺,领略当地独有的风土民情:苗绣、皮纸制作、安顺印染、屯堡花灯、屯堡地戏等非遗技艺将一项项的在采风队员们的面前揭开神秘的面纱,当然还有一大波富有当地特色的美食诱惑着远方来客。

11月5日早8点,采风团队从镇宁出发,驱车7公里,到达了当日的第一站——有着近千年历史的布依族古寨“高荡村”。

守艺中华•行走日记 | 11月5日:黔之腹,滇之喉,凹子寨里布依情

高荡村因为民居均为石木结构的干栏式石板房,而颇具特色。有关“高荡”的由来,据说是因为寨子座落在崇山峻岭之中,犹如群峰上托着一口锅,在布依语中被称“瓮座”,汉语翻译过来便成了“高荡”,故此而得名。

石门、石墙、石屋,初来者会有进入“石器时代”的恍惚感;古井、古碑、古堡,好像又有着误入“明朝军营”的错觉。对于不以石为居、为伴的现代人而言,如此多的石头,总会让人觉得厚重、碍事,但在这里,一个民族数百年来以石相依、与石为伴,斑驳的石头上留存着过往岁月的点滴,门前屋后围绕着稚嫩孩童嬉笑打闹的身影,生生不息……

说到石头,就不能不提起高荡村所在的镇宁县,在古代,镇宁又有着“石头城”的外号。当地的石头可以一片片剥离,因此成为附近生活的布依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砌墙、盖屋顶的天然建筑材料。正是这独特的自然环境,造成了高荡村的石屋奇观。

几百年来,当地居民建房都用这种石材,目前镇宁县内还有20亿立方储量可供开采,至少可以再支撑200年。

守艺中华•行走日记 | 11月5日:黔之腹,滇之喉,凹子寨里布依情

看完高荡村后,采风团队辗转来到了扁担山镇凹子寨,在锦光蜡染厂亲身体验了布依族蜡染技艺的玄妙。

布依族历来都是男耕女织。女孩从小学纺织,成年妇女都有纺车。她们自己织、自己染、自己缝。从五六岁开始,在暑假或农闲之际跟大入学习蜡染与服装,练就了制作蜡染的能力,她们所穿的服装大都是亲手缝制,合身得体,不然,似乎出嫁时就没有男人愿意娶她了。

守艺中华•行走日记 | 11月5日:黔之腹,滇之喉,凹子寨里布依情

镇宁扁担山地区布依族的上衣,在袖子上有一条螺旋纹,是固定不变的。传说古时候,有一个聪明能干的布依族姑娘,不幸得了重病,请来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都没把病治好。有一天她母亲上坡去,采了一种布依话叫“皆皆百”的嫩苔(汉语叫郎鸡草),回来煎吃以后,姑娘的病就慢慢地好了。这个姑娘为了纪念这种药草,就照着“皆皆豆”的外形画了下来,点在衣袖上,从此就固定下来了。

高科技的当下,一件衣服从生产到成衣不过一天即好,世事浮躁,物的灵魂也变得轻描淡写。而在某些乡野坊间,仍有群固执之人,带着虔诚和信仰,守着一方土地,为一匹布或一纹饰,倾注毕生岁月。

守艺中华•行走日记 | 11月5日:黔之腹,滇之喉,凹子寨里布依情

观看完蜡染从无到有的诞生后,饥肠辘辘的众人受到了布依族热情的招待。琴声悠悠,溪水潺潺,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曼妙的布依族少女换上了平素里舍不得穿上身的盛装,一边演奏着“布依八音”中的《迎客调》,一边跳着奇特的头帕舞。

进到山门,首当其冲的就是一番酒量的考验。布依族喜欢以酒待客,不管来客酒量如何,只要客至,都以酒为先,名为“迎客酒”。饮酒时不用杯而用碗,并要行令猜拳、唱敬酒歌。

守艺中华•行走日记 | 11月5日:黔之腹,滇之喉,凹子寨里布依情

有美酒,岂能无美食?油团粑是贵州省布依族的传统食品。每年农历正月结束的那一天,布依族称“了年”,家家户户都要做油团粑。上好的油团色鲜味美,储藏百天也不变味。油团的制作工序宛如绣花、蜡染一样十分讲究,传说性情急噪或不贤惠的女人是炒不出好油团的。除了油团粑外,采风团队还品尝到了布依三脆、香肠腊肉、八块鸡、五色糯米饭等决定美味。

傍晚时分,大家和热情好客的布依族人恋恋不舍地道别,回想这一天的经过,当真是“黔之腹,滇之喉,镇宁古为夜郎之地;油团粑,八块鸡,凹子寨有布依风情!”

【守艺中华•行走预告】听屯堡地戏,看屯堡绣娘

关键词:守艺中华

相关报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