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守艺中华·锦绣中国行”活动团队走进贵州,走访那些浸染着布依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气息的传统手工艺,领略当地独有的风土民情:苗绣、皮纸制作、安顺印染、屯堡花灯、屯堡地戏等非遗技艺将一项项的在采风队员们的面前揭开神秘的面纱,当然还有一大波富有当地特色的美食诱惑着远方来客。
11月7日,“守艺中华·锦绣中国行”活动团队来到黄果树瀑布。清晨的黄果树旅游区下起了蒙蒙细雨,天气有些阴沉,雾蒙蒙的黄果树呈现一种含蓄之美。天公虽然不作美,但这丝毫没有减弱游客的热情。
提起安顺,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会是“黄果树瀑布”,就好比酸汤鱼源于凯里,兴义闻名于万峰林一样。作为拥有世界最大瀑布群的地区,安顺每年都吸引着无数游客前往。黄果树瀑布崛起于黔腹安顺之乡,腾飞于西窗镇宁之地,缘天山银河而化育,因植物果树而得名。承“贵州第一景”之美,享“中华第一瀑”之誉。
离开黄果树景区,采风小队接着奔赴天龙屯堡。在那里,小队不但能感受到明代江南文化及明代屯堡文化,还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美丽的屯堡绣娘等着与采风团队深入交流。安顺屯堡文化系明代从江南随军或经商到滇、黔的军士、商人及其家眷生活方式的遗存。随着岁月的变迁,安顺一带的屯堡人仍奇迹般地保存着600年前江南人的生活习俗。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沧桑。岁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现代的史书,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
去安顺屯堡,必参观的一个项目便是屯堡地戏。地戏,比起京剧的历史还要早四百年,所以被称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专家们说,这是在没有舞台的平地上表演,所以称之为地戏。其实,当地人更认同它的原始称呼——跳神,他们觉得,这比地戏来得生动、神圣。
地戏传承人陈先松老先生表演。虽已67岁,却依旧歌声嘹亮,舞步轻快,大伙儿都叫他“神头”,对于地戏的现状,他十分无奈。陈先松曾经悲观地预测过,最多5到10年的时间,地戏就会消失。为了避免这种结局,陈先松长期致力于地戏传承,现有徒弟及学徒46人,并创办38人的少儿地戏队,开安顺地戏大规模少儿教育的先河。
走进坐落在安顺市平坝县城关镇的东方民族蜡染厂,场院里晾晒着手绘重彩真丝蜡染成品,色泽明快,清新雅致,配上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图腾花纹,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让人挪不开眼睛。
安顺被誉为中国“蜡染之乡”,安顺蜡染也被称为“东方第一染”。当别人还在用传统的棉布制作蜡染工艺品时,真丝蜡染发明人、东方民族蜡染长厂负责人杨正华却已将主要精力转移到真丝、羊皮、羊绒蜡染之上。这个创新转变的过程,他花了至少十年,并从中收获了自信。
在天龙屯堡,绣娘们还有随处可见的,她们大部分都是“锦绣计划”的成员。据了解,贵州省政府在全省各地组织发起的“锦绣计划”。安顺市依托自身民族技艺优势,通过妇联牵头组织以蜡染和刺绣为主来“锦绣计划”,通过将本地少数民族妇女的传统技艺传承发扬并转化为符合当地社会需要的特色商品,实现女性扶贫:不用出门打工,在家即可就业。
当地对手工艺经济有一个概念表述叫做:“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妇女们以前为了谋生需要背井离乡打工,现在通过“锦绣计划”,即学习传承了本民族的手艺,还可以在家就可谋生创业。安顺市平坝区妇联主席黄玲向我们介绍,天龙镇天龙屯堡在开展锦绣计划中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通过政府组织和社会力量(锦绣传习馆)相结合,已经培养除了一批屯堡绣娘,采风团队同时也向她们介绍了聚宝汇为匠人提供的无息贷款项目,同时对屯堡绣娘里的优秀代表、妇女们发展“指尖经济”的典范和榜样邹苏琼进行了采访。
晚上,大家来到安顺夜市,享用丰盛的晚餐,并学习到了各色小吃美食背后的工艺与故事。回想起这一天的经历,当真是“游黄果树,须读:犀潭飞瀑挂崖阴,雪浪高翻水百寻;几度凭栏观不厌,爱他清白可盟心。走屯堡,必吟:明初滇黔起狼烟,洪武征南夜郎间;雄师出战关索岭,将士挥戈盘江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