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保护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一个都不能少

2017-11-12 12:20:05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条

创新:“蜡染+”让老创客柳暗花明

和“守艺”心切的郑红祥不同,老创客杨正华对保护传统文化有着另一番理解。

1988年,刚刚从大学艺术系毕业的杨正华放弃赴日本工作的机会,留在家乡平坝发展蜡染事业,并于1993年3月14日创办了东方民族蜡染厂。

创业的前十几年,杨正华主要专注于最传统、最正宗的苗族蜡染工艺。最近10年,他抱着弘扬民族文化、将苗族蜡染送上国际舞台的信念,不停思变,尝试从布料、染料到花色方面的革新。

杨正华是苗族人,从小就对家乡的蜡染工艺耳濡目染。他既知道蜡染的精粹和复杂,也知道传统蜡染在布料、固色等方面一直存在的问题。“我从小就看着家里的长辈织布、画蜡、染色,对蜡染特别有感情。传统蜡染工艺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复杂耗时、布匹干硬、容易褪色等。此外,在过去二十多年的经营中,我有一个很深的体会:真正传统的文化、工艺,与市场衔接是比较困难的,必须创新发展。简单来说就是它不符合大众审美、大众需求。就好比北方的川菜并不正宗却很受欢迎,因为正宗的川菜太辣了,北方人吃不习惯。但是当它变成微辣、中辣的时候,北方人就能接受了。川菜还是川菜,只不过进行了调整。只有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谈发展。”

为了更好地迎合市场,同时守住蜡染的根与魂,杨正华在保证蜡染的基本流程、核心工艺的基础上,对布匹、染料和花纹进行了适当创新。

真丝蜡染

真丝蜡染

为将产品打造得柔软舒适,他将质地干硬的家织布改换成了真丝、羊毛制品。业内人士都知道,在棉布上画蜡、染色容易,但在薄透的真丝面料上画蜡、染色就非常困难了,这就需要解决着色难、易脱色等技术难题。经过多年的尝试和无数次的失败,杨正华终于调配出了全新的石蜡配方和染色配方,完全解决了技术难题。“传统工艺中我们使用板蓝根等植物作为染色剂,是一种天然的原料,它对身体没有危害。我研发的新染色配方也守住了这个底线,染料对人体同样没有危害,而且固色等级远高于国内普通标准。”杨正华解释说。

而杨正华并未止步于此,又继续在花色上大胆创新。“我大学主修油画,对美学有一定的感觉。所以在解决了技术难题的前提下,开始在色彩、花纹上进行了创作。比如这款,我们先在一块白色的真丝面料上画蜡,然后进行第二步染色工序,用油画的色彩、泼墨的方式去处理,出来的效果自然、大气、活泼。每一条围巾都是手工画蜡加机器染色合作完成的,因此每一条围巾的花色、款式都不同,都是独一无二的。”杨正华说。

近两年,在杨正华的开拓创新下,东方民族蜡染厂开设了4家门店,围巾产量约6万条,年产值超过500万元,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杭州等国内城市和美国纽约等国际市场,得到了世界的认可。

去年,东方民族蜡染厂成为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传习所,杨正华被授予“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一年多以来,已有多批次来自全国各地的蜡染从业者、爱好者参观东方民族蜡染厂,与杨正华面对面交流经验、分享心得、探讨文化。

听了郑红祥和杨正华的创业经历,一位采风团成员感慨地说,“他们的经历正好解释了如何保护传统手工艺:传承固本,路在创新。”(新兵)

保护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一个都不能少

相关报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