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网、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主办、聚宝匯公益支持的“守艺中华·锦绣中国行”活动走进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在绿意盎然的热带山雨林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神秘与魅力。
槟榔谷“深藏”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内,谷中古木参天、藤蔓交织、气候温润、瓜果飘香,漫步谷中,到处可见黎族、苗族的特色建筑、美食和民俗,笔者一行仿若置身世外桃源。
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副总经理陈国东说,槟榔谷是国内唯一一家民族文化型5A级旅游景区,民族文化是景区的根与魂。“我们有这样的使命:挖掘、保护、传承黎族、苗族的传统文化,使其生生不息。把传统文化打造成国际品牌,增加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相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突出民族元素
槟榔谷内看点众多,有“一台、两族、三区、四宝、五项、九馆、十绝”。陈国东介绍说,一台,就是有1台大型原生态的黎苗歌舞演出;两族指黎族和苗族两个少数民族;三区是景区由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村构成;四宝指4个镇园之宝,树皮布、龙被、鼻箫、纹身等传统文化展示项目;五项指的是5种富有参与性、体验性的活动;九馆指9个主要展馆,包括树皮馆、麻纺馆、棉纺馆、龙被馆等;十绝就是1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龙被、钻木取火、树皮布、打柴舞、船形屋等。
事实上,槟榔谷景区内的各项绝技、绝活并不限于在展馆中展示,景区内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非遗文化展示、展演项目,比如黎锦编织。
在船型屋、树皮馆等景点附近,零散分布着编织黎锦的黎族大娘。她们身着传统服饰,席地而坐,认真织就色彩艳丽的图案,成为景区内一道靓丽的风景。
黎族的纺织技艺历史悠久,汉代的“广幅布”、三国的“斑布”、唐朝中叶的“盘斑布”都是黎锦精品。黎族织锦品类繁多,包括“黎锦”“黎单”“黎幕”“黎裙”“黎幔”“围腰”等,其中,织锦龙被以制作精美而著称于世。在槟榔谷的“龙被馆”内就展示着多条龙被珍品,其中一条长284厘米、宽129厘米的《龙腾祥云、麒麟双凤吉祥图龙被》于2014年被世界纪录协会认证为“世界最大龙被”,又被游客称为“龙被王”。
距离龙被馆不远处,就是热闹非凡的“购物区”。说是购物区,事实上这里更像是一个黎族文创产品展示区。这里集中展示着各种黎苗文化制品,如黎锦背包、服饰等,这些原本普通的物件被装饰以黎锦元素,立即变得精致起来。
“我们有一个企划部,专门设计自己的文创产品。在文创这条路上,我们还在不断探索中。”陈国东说,经过市场的检验,文创产品不仅在外形上要具有辨识度,产品的实用性也非常重要。游客不仅需要好看的东西、有特色的东西,更需要能够应用到生活中的东西。“我们的研发团队比较年轻,经验不足,好的设计师、技工偏少,这样的格局导致我们和市场对接不足,文化的体现还不够充分,所以我们还在继续探索。”
去年,景区在文创方面的销售额近3000万元,成本近2000万元,这样的成绩在陈国东看来,“还有很大上升的空间”。他说,“传统黎锦产品价格比较高昂,大多消费者对它并不了解,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的产品还是要在创新上下功夫,比如做成床围、手提袋、抱枕等生活用品,单价不高但特色十足,实用性又强,一定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陈国东说,对于黎锦文化的挖掘,景区目前除了推出各色旅游商品,还尝试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保亭目前有很多中小学已经开设了黎锦培训班,每到寒暑假,老师、家长就会组织学生们到景区、景点‘研学旅游’,我们准备打造以黎锦体验为主的研学产品,将黎锦作为文化吸引物,吸引学生到景区游玩体验。”
帮带乡亲致富
2018年1月,槟榔谷景区将迎来开业20周年纪念日。陈国东说,经过近20年的努力,去年,景区共迎接130万游客,综合收入达到1.2亿元,今年这组数字将会再提升。
“景区在发展,村民们生活的物质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我们始终认为,让村民参与到景区的建设和发展中来是一件一举多得的好事。”陈国东说,这些年,附近村民们既见证了槟榔谷的成长,也因槟榔谷的发展实现了自身的蜕变。
“每年村民的收入都在增加”,陈国东说,其一,景区80%的工作人员都是附近的村民,工资收入稳定且逐年提高;其二,建景区之初,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每年能够拿到土地租金和分红;其三,村民可以在谷中免费使用店铺,开店赚钱。如果他们不愿意开店,也可以把店铺反租给景区,赚取租赁费用。虽然村中大部分年轻干的是清洁工、服务员、检票员等基层工作,但也有不少人通过努力走上了管理岗位。
陈国东补充说,对于年纪较大的妇女,景区会安排她们在各景点表演黎族织锦等传统技艺,也会帮助她们售卖织锦产品。而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传承人,景区还会每年带她们体检,费用全部由景区支付。“黎锦是保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非遗文化,这些老手艺人可以说是展示黎锦的‘活化石’,保护她们就是保护黎锦文化,意义重大。”(文/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