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华网、乡村文化保护与发展志愿者协会主办、聚宝匯公益支持的“守艺中华·锦绣中国行”活动走进海南三亚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探访黎锦传承人、相关专家学者和企业管理者,了解黎锦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模式。
周秋梅是保城镇番道村人,2008年入选海南省第一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项目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见到她时,她正在村文化室的门口,清扫台阶上的烟尘。
每天,周秋梅都会到文化室“报道”。没有订单时,她会简单清扫一楼和二楼的工作室;有订单时,则会组织村中的姐妹们在二楼的房间里织上一天的黎锦。
应笔者的要求,周秋梅换上节日盛装,现场展示传统织黎锦的过程。她光着脚,双腿伸得笔直,将腰织机舒展在双脚和胯骨中间,开始熟练地织锦。一条最高难度的织锦,在她手中完成也只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七八岁的时候就偷偷学”。周秋梅打小喜欢织锦,但母亲和奶奶嫌她岁数小,一直不肯教。她嘴上不抗议,手上却不服输。“他们扔掉的废布、断线,我都捡起来。为了学会布线、织新花样,我还试过把纸撕成细条,当成绵线编织。”家里长辈不肯教,邻家阿婆更不愿把绝活传人,周秋梅只好自己琢磨。“有段时间家里困难,我需要红线,但是没有,我就把家里一块红布扯碎、抽丝,搓成一根一根的红线。”周秋梅说,自己是打心眼里喜欢黎锦,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功夫不负有心人,14岁时,周秋梅已经能够织出各种传统的花纹,就连母亲都学不会的布线,她也靠自己的不断尝试,摸索出来。虽然一幅幅黎锦织出来之后并没有实际功用,但周秋梅还是像对待艺术品一样将它们珍藏在家中,时不时拿出来欣赏。
1987年前后,周秋梅婆婆家的小姑子到深圳打工,当时,当地举办了一个征集五十六个民族特色文化展品的活动,作为黎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黎锦被列入了展示名单。在小姑子的推荐下,周秋梅开始织黎锦,每周织3条,单幅150元,她连续织了几十条。“那时候知道了黎锦还能赚钱。”周秋梅说。但她真正靠黎锦创收,已经是十几年以后了。
2004年,保亭县筹备嬉水节,需要一批黎锦织品进行展示,但一直找不到会织黎锦的手艺人。机缘巧合下,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发现了周秋梅。
“有一天,我跟平常一样,坐在家门口,一边织黎锦一边卖槟榔。县政府的工作人员就过来找我,让我织一幅黎锦给他们看。我当时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吓坏了。”周秋梅回忆说,是县妇联的一名工作人员看到她在路边织黎锦,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县政府的工作人员,于是他们便登门拜访。周秋梅按照工作人员的要求,很快织出了一幅黎锦,不论是花纹还是工艺,都令工作人员十分满意,于是,周秋梅接到了久违的一单“大生意”。
“数量太多了,我自己完不成,就找村里会织的姐妹们一起织。”在周秋梅的牵头下,几十名四五十岁的妇女加入织锦的行列,按期完成了订单。
“好多人都不会织的,我就手把手教他们,先给她们布线,再教织花纹。有时候政府那边会给出想要的图案,我还要先自己设计一下,设计好之后再教大家怎样织。”周秋梅指着工作室角落的一个画架,说:“我得先在上面把图案画出来,然后转换成织锦的花纹,再把线布好。”时至今日,绝大部分妇女都不会设计图案,更不会布线,每次都要找周秋梅帮忙。“她们找我,我是一点都不保留的全告诉她们,还生怕她们学不会。”即便周秋梅负责与政府对接,分派订单给姐妹们,俨然一名“村企”的领导,但周秋梅从未拿过一分钱提成,“谁织的,钱就付给谁,该多少就多少,我不拿一分钱的。”如今,一幅黎锦的均价在500—800元,最贵的约1500元一幅,周秋梅从来只管分配任务,从不抽取提成。
目前,村里40多名妇女靠着织锦,每年至少增收一两万元。大家没事的时候就会到村中的文化室里织锦,如果谁家有事来不了,她们也可以在自己家中织锦,赚钱、顾家两不误。
前些年,周秋梅担心自己的手艺“失传”,便严令女儿学织锦,年轻的90后女孩不愿意学,却也拗不过母亲,断断续续地竟也学会了这门手艺。“她说织锦太苦了,哪里都酸疼,愿意在外面打工,轻松自在。”女儿学会了织锦,周秋梅也就不再强求她从事这行,“我不是一定要她靠织锦赚钱,但是她必须要学会,只要会这门技艺就行了。”
10年前,曾经有一家大型企业的负责人带着不少外国人找到周秋梅,想跟她谈一笔大买卖,原本有望把产业做大的周秋梅,没有“抓住”那次机会,甚至也没觉得怎样可惜。“当时一共来了8辆小轿车,好多外国人。我听不懂他们说什么,有人说他们要跟我们订黎锦,长期合作那种。但是我说不行,我不懂怎么跟他们交谈,害怕被欺骗。”周秋梅说,到现在为止,她只和政府“做买卖”,理由很简单,“政府值得信任”。(文/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