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黎族织锦起源于殷周时代,早在3000多年前,生活在海南岛上的黎族先民就已掌握了纺织技术,是中国各民族中最早掌握纺织技术的民族之一,其中保亭是全海南省黎锦最集中的市县之一。2017年11月27日,守艺中华·锦绣中国行来到了保亭,对保亭文化馆负责人进行采访,进一步探寻黎锦这一神秘技艺的踪影。
采访中采风小队与文化馆负责人就黎锦的前世今生以及保亭县黎锦的发展现状探讨了许多,让我们了解到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黎锦背后来自手艺人、院校、机构和政府几辈人的坚守。但留给我们更多的是对未来黎锦要怎样更好的保留与发展的思考。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一项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其历史悠久,有着非常鲜明的民族性,在制作工艺、原料及表现出的文化符号具有强烈的原生态特质。但跟许多被列入非遗名录中的技艺一样,随着社会变化和现代化的冲击,面临着传承上的局限甚至处于濒危的状况。
对于传统技艺的生存与发展早已不是新议题,人们对于非遗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但正如所文化馆负责人谈到的对于黎锦发展的看法时,他所坚持的“(黎锦)并没有发展多快,还是保持原样,越古老越好,越古老越珍贵”的态度一样,许多人对于传统技艺甚至是非遗的看法,仍然保留一种‘古老的才是好的’的‘不求变’的态度和原则,甚至对非遗商业化嗤之以鼻。
那么问题来了,“非遗”究竟应不应该商业化?在快速发展的现代化浪潮下,“非遗”和“非遗”手艺人又该如何自处?
当人们提及“商业化”,似乎总带着一种“情绪化”,而让它变本身的含义变得含糊其辞。为什么会带有这样的情绪?因为现实中的确有那么多打着非遗的幌子骗钱骗地,雇佣传承人在博物馆表演,利用非遗元素制造廉价旅游纪念品,让文化“被商业化”的事实存在。所以,与其说人们反感的是“商业化”,不如说是“虚假”、“低俗”、“欺瞒”。
但这并不是我们真正要担心的问题,我们真正要担心的应该是如何避免让真正美好的“非遗”离我们的生活渐去渐远,最终丧失其活力而成为博物馆里冷冰冰的陈列品。
不可回避的一点是,传统技艺因其历史悠久,有其强烈的传统属性和传统生产工艺的限制。想要它变成人们生活中到处可见的被批量生产的日用品并不现实。从这一层面上来看,“非遗”就成了无人需要、无人购买,缺乏商业价值的非必需品。
但这里我们还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关键,那就是“非遗传承人”自身是否具有商业潜力,这里说的是商业,不是商业化。很多非遗传承人被分裂为理想中的文化守护者和“被商业化”下的打工仔这两个相互矛盾的两极。但现实应该是,传承人不仅需要凭技艺养家糊口,更需要发展自己的事业,使祖辈留下的技艺成为一种值得代代相守的职业。社会应该让非遗传承人占据更加主体的地位和更多的话语权,而不是被默认为可以被商业化任意操纵的文化资源。非遗传承人自身也应该具备文化再创造的权利和潜力。
那么,已经带有一定“非必需品”标签的“非遗”又如何走入百姓家,如何真正融入现代生活呢?
传统工艺要想真正融入现代生活,就不得不在生产和销售模式上升级换代,这是知识结构更完善、头脑更灵活的“传二代”的历史使命。从宏观产业结构上来看,要想助推这种升级,就必须为传统工艺行业补齐各种缺失的产业链环节,或者更简单地说,需要更多不同专业背景的人才进入传统工艺行业,与传承人携手解决产品形态和商业模式更新的问题。只不过,与普通商品有所区别的是,进入日常生活领域的传统工艺品一定不能是廉价、用后即弃的,不是迎合快餐文化而是提升大众文化品位的。与传统工艺振兴相伴随的,是大众消费观念和文化品位的提升,而这将是一个比传统工艺企业的现代转型更为漫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