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焦秉义,天安门地上地下都有大作的艺术家

2018-05-30 14:44:20  杨红军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条

1933年,焦秉义先生出生在北京市房山区的一个满族家庭,“我们家也算得上是书香世家,我父亲是清代礼部鸿胪寺的官员。”

家庭环境给焦秉义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祖辈与父辈的熏陶下,他从小就爱学习,喜好绘画,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1952年,他考入邮电部西北邮电学校,毕业后在《电子报》文艺副刊任职,主要负责文艺稿件的编辑和美术插图,期间他的散文、小说、美术插图在各种报刊发表近百篇(件)。此后,他又考取了北京电子工业学院,1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地毯七厂图案设计科工作,由他主持设计的《白孔雀红牡丹》等地毯图案,被多处会议厅、宴会厅采用。

1979年,他加入了由张家驹先生1954年创办的北京中国书画研究社,负责山水画组的联络工作,与京城画界名流李可染、吴作人、周怀民、常书鸿、郭传璋等交往甚密,寒来暑去,画艺渐进。七十年代初,他被著名山水画家祁大寿收为入室弟子。在祁先生的悉心指导下,焦秉义的画功日益精进,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焦秉义先生将山水、自然景色、林木的从属陪衬地位推向主体地位,使画中有魂、画中有意、画中有情、画中有爱、画中有灵、画中有气、直至画中有人与物的心灵的脉搏并可与之感应、与之交流,沟通之奇,堪称一绝。“画山水画,一定要记住一点,那就是,无山不美,无水不秀,没有舟船,没有建筑,那就是一幅不完整的作品。”他的画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静与动、动与人、真与善、美与乐、天与地、古于今、自然与道、即天道、地道、人道、法道的宇宙艺术与自然学的体现,是自然的缩影更是艺术的结晶。他的画开创了我国山水画的独特创意的先河,得到了众多书画鉴评家与收藏家的公认。

相关报道:

    分享到: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