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海昏侯墓考古记:站在最前沿 汉代“火锅”出炉(3)

2016-02-28 11:05:21  解放日报    参与评论()人

“2011年及此前盗走的文物都没有被追讨回来,我们拟打报告要求继续追查,那些文物可能数量不太大,但是价值却非常高。”信立祥表示。

站在中国考古最前沿

业界认为,海昏侯墓考古开启了新世纪中国田野考古发掘的新模式,发掘预案具有前瞻性、全局性和科学性,考古发掘与考古钻探和文物保护工作同步进行,各项工作科学、规范,宣传报道也及时、准确,并在发掘期间策划展览,对公众免费开放,加强了考古与公众的关系与沟通。

信立祥介绍,发掘团队成员多来自中国社科院、国家博物馆、北大、秦始皇陵博物院等,多学科合力,采用最新技术并多样化介入,海昏侯墓考古站在中国考古最前沿。纵然如此,“出土文物之盛、品类之丰、保护之难,甚至还不是一代人能完成的任务”。

专家组成员、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实验室李存信研究员告诉记者,对脆弱、特别是有机质容易被氧化的文物,送入无氧或低氧舱,这个可移动可拆卸的装备是为服务海昏侯墓考古而设计,是全世界首次把航天技术运用到考古文物保护中。

为了便利实验室考古,实验室内还安装了可以帮助文物“倒立”的横车,遇到叠压严重无法继续清理时,可对箱体进行180度反转进行逆向发掘清理:“一个箱体六个面,正面不行从侧面,侧面不行把它翻转过来从底下逆向发掘,让每个遗存保持它的完整状态。”李存信介绍,实验室旁还专门配备了古尸存储柜,遇到尸骨头可第一时间获得保护并进行体质人类学与病理学测定。

大量高科技手段应用,及时准确地记录和提取了文物信息。徐长青说,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为日后的文物展示利用提供真实、可靠、清晰、互动的发掘场景,大大提升了考古工作和文物保护展示的科技含金量。

李存信告诉记者,如今2万余件文物已基本完成应急保护工作,最受关注的竹简木牍已完成加固工作。

汉代“火锅”长这样

一个个疑问,将会随着大量文物的解密而揭开。

汉武帝时期,丝绸之路确立了我国同中西亚间的政治关系,经济上物质的交换也大规模进行,和田玉大量进入中原,美化和充实了高级官吏贵族的生活。信立祥介绍,文保房内有一个漆箱,里面是很多雕好的玉器。此外,还有很多没有进一步加工的玉料,证明了海昏侯家里养有琢玉工人甚至于制玉作坊,可见当时人们尤其高等级贵族,特别是宗室贵族,对玉器的偏爱和重视。

两套保存完好的铜质的染炉让今人叹服:下面是个炉子,上面有个铜耳杯,下面是炊器,上面是装食物的容器,合起来便是成套使用的器具。杨军介绍,染炉是西汉时期的一种饮食器具,由于当时人们使用分餐制,一人一案,宴饮时一人一套,在当时的功用就类似我们如今的小型火锅,反映了汉代贵族风雅的饮食生活,也是炊器与食器结合使用的一个例证。

大量的五铢钱,现场清理出一串完整的恰是1000枚。专家认为,唐宋以后,以千文为一贯的这种官定的货币校量制度,在西汉中晚期就已经形成了。

信立祥表示,面对至少四代海昏侯墓,周围还有庞大的汉墓群,其余的将不进行大规模发掘,只是进行试掘。“不能都挖完了,考古发掘某种意义上是种彻底的破坏,也要尽可能多留给更有保存保护能力的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