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陈师曾:与鲁迅渐行渐远的朋友?(1)

2016-11-04 15:31:28    北京晚报  参与评论()人

唐山

生平海波未寓目,

乍疑一片水苍玉。

1902年3月24日,在开往日本的轮船上,26岁的陈师曾写下如此诗句。与他同行的是后来中国文化界两位泰斗级人物:一位是鲁迅,另一位是陈师曾的同父异母弟弟陈寅恪。

这一年鲁迅刚21岁,以优异成绩从矿务铁路学堂毕业,官派赴日留学,带队的是学堂总办俞明震。陈师曾虽同船,却是自费生,可离奇的是,陈竟被算成俞明震的5名随员之一,充任文案之职。

俞明震是陈师曾继母(即陈寅恪的生母)的哥哥,赴日前,陈师曾一度寄住在矿务铁路学堂,学生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官亲”。

显然,陈师曾揩了大清国的油(免费船票一张),令人怀疑的是,俞明震的另一文案名为陈贞瑞,很可能是陈寅恪的化名,而陈当年才12岁。

3位大师级人物就这样尴尬地开始了东渡之旅。

爷爷死得不明不白

陈师曾出身名门,爷爷是晚清名臣陈宝箴,父亲则是“晚清四大公子”(另三人是谭嗣同、吴保初和丁惠康)之一、“同光诗派”领袖陈散原(即陈三立)。

陈师曾名衡恪,以字行。5岁时生母去世,祖母黄氏亲自将他抱大,陈三立曾记:“夕依余母寝,朝就余父识字,说训诂。衡恪七岁至十岁,能擘窠书,间作丹青,缀小文断句,余父辄举以夸示宾客。”所谓擘窠书,指大的楷体字。

陈师曾6岁时随祖母游西湖,在轿壁上用手指画荷花,回家便能用笔墨勾勒出来,无师自通。

9岁时,陈宝箴为陈师曾订了亲。

陈宝箴积极支持维新,戊戌变法期间,各省均虚应故事,只有陈宝箴任巡抚的湖南省变化最大。变法失败后,陈宝箴因曾保举谭嗣同、杨锐,坐“滥保匪人”被免职,2年后突然病亡。

在陈三立的《岘庐述哀诗》中,有“儿拜携酒浆,但有血泪涌”等句,大有怨气。有学者从戴明震的父亲《文录》手稿中找到一条佐证材料:“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二十六日,先严千总公(名闳炯)率兵弁从巡抚松寿驰往西山岘庐宣太后密旨,赐陈宝箴自尽。宝箴北面匍匐受诏,即自缢。巡抚令取其喉骨,奏报太后。”

也有学者认为,此时慈禧太后正因八国联军进攻而焦头烂额,哪里有精力搭理陈宝箴,且湖南变法的真正操盘手是陈三立,杀父不杀子,于理不通。

人生何处不相逢

到日本后,鲁迅和陈师曾等先入日本弘文书院学日语,8人同住一寝室,据室友沈瓞民记载:“有时商量推敲文字,渴求新知;有时共抒雄图,志在光复;有时浊醪痛饮,高歌‘狂论’。都算得风姿英发。”

1903年4月,日俄战争一触即发,远在上海的蔡元培、何琦办了《俄事警闻》,偏袒俄国,鲁迅不以为然,特别托回国活动的沈瓞民给蔡、何带了一封信,说:“(一)持论不可袒日;(二)不可以‘同文同种’、口是心非的论调,欺骗国人;(三)要劝国人对国际时事认真研究。”

陈师曾也写了6封信,托沈瓞民带回,分别交给自己的父亲和亲友,要他们提防日本。

虽观点相同,但鲁、陈似乎关系一般,鲁迅不喜欢和中国留学生在一起,听说仙台没有中国人,便去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而陈师曾则在东京师范学校博物科学习。

1909年,鲁迅与陈师曾先后回国,鲁在浙江的中级学校当过化学教员、监学等,陈则担任过江西教育司司长等。

1912年,蔡元培将鲁迅拉入教育部,渐次升为佥事,负责图书馆、 博物馆的建设和美术教育工作。因蔡元培主张美育,1913年3月,鲁迅等开始筹办“全国第一次儿童艺术展览会”,1913年秋,陈师曾也进了教育部,两人合作从展品中优中选优,送巴拿马博览会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