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第五届中国电影史年会在沪举行

2016-11-14 16:30:55    中国网  参与评论()人

中国网11月14日讯 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和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电影史学年会2016年11月11—13日在上海召开。本次年会的主题是“一九二〇年代的中国电影:文化实践、人文追求、商业探索。”

一九二〇年代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民族影业开始摆脱蹒跚学步的稚嫩,走向了产业发展的自足。鉴于年代久远,影像遗产和史料的保存有限,学界此前对其研究未具规模,忽略的多,发现的少,在很多方面尚存有研究的空白。

此次年会得到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机构以及海内外近百名专家学者的积极响应,近70篇学术论文中学术观点的激烈碰撞和交流互动,不仅彰显了学界力量,也对早期电影史重写做出了实质性的推进。值得一提的是,有近一半的研究成果来自于学界新秀,新老力量的传承与接力,从更多新颖的角度观察和讨论这段历史。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孙向辉在开幕式上致辞。

为期两天的论坛包括主论坛、分论坛、学术放映等诸多环节,分别就一九二〇年代的中国电影的理论研究、影史探析、人物研究、文本个案、文化传播、女性表达、电影地方志、产业与公司研究以及更多视角等多方面展开讨论,全程均设点评和互动环节。

在年会上,有专家尖锐地指出:“现在中国电影出现的一些问题,就与没有学好电影史有关。”与会代表达成的共识是:对1920年代中国电影史的研究具有非比寻常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一方面,追根溯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厘清百年中国电影的发展规律,为子孙后代提供更加详实的历史记录;另一方面,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将迎来新世纪的20年代,同样是新的传媒手段的介入,同样面对外国电影的强势涌入,同样是面对资本市场的考验,中国的第一代、第二代导演们不甘于国外的影片充斥中国文化市场,他们努力用中国式的审美观念和镜头语言进行创作,很多作品至今令观众感到惊艳,很多经验是值得我们总结和借鉴的。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在开幕式上致辞。

11月12日上午进行的开幕仪式和主论坛发言单元中,嘉宾们多角度论述了一九二〇年代的中国电影,肯定了二〇年代中国电影的活力及其丰富的史学价值,同时呼吁更多年轻的电影学者们加入其中,拓展电影史研究的思路。

主论坛发言代表:陈犀禾、鲁晓鹏、陈山、胡克、丁亚平、李道新、钟大丰、余纪、李镇。

年会期间,还安排了《儿孙福》 《啼笑因缘》 《姊妹花》 《盘丝洞》等9部难得一见的一九二〇年代中国电影的放映和首次在中国亮相的胡蝶私人照片展“蝶梦百年”等活动。据年会主办方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介绍,为了让更多的普通观众熟悉中国电影的历史,观看到更多的普通观众熟悉中国电影的历史,观看到更多珍贵艺术瑰宝,这9部影片近期还将通过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在上海的加盟影院进行排片放映。(辛闻)

主论坛会场。蒋安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