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专家:申遗不是“抢注商标”

2016-12-07 09:28:24    央广网  参与评论()人

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专家解释:申遗不是“抢注商标”

央广网北京12月7日消息(记者何源)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天,人们迎来非常有冬天气氛的节气——大雪。您知道这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几个吗?相信很多朋友这时候会开始一边掐着手指头数着、一边嘴里念叨“春雨惊春清谷天……”这是二十四节气的顺口溜。

当地时间11月30号,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正式通过评审,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也是中国继京剧、珠算等第三十一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

很多人会背节气顺口溜,可是你真的知道究竟什么是“二十四节气”吗?这个项目申遗成功,对于传统文化保护将起到怎样重要的作用?昨天,文化部对此召开新闻发布会,一一解答热点问题。

听到二十四节气评审通过的消息,当时在现场的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激动地站起来与周围人握手。他表示,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不仅是教科文组织对中国“二十四节气”的一致认可,也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优秀代表,影响力覆盖全国,跨民族、跨地域、跨涉不同文化类型,这在我国申报历史上比较少见。”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时令、气候等变化规律形成的知识体系。古人将太阳的周年运动轨迹划分成24等份,每一等份就是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会秘书长刘洋说,二十四节气历史悠久,其中“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早在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中已有记载。二十四节气和农耕文化紧密相关,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黄河流域,主要根据季节变化来指导农事活动,是全球较早能够纪录春夏秋冬变化的立法。

作为中国传统历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至今是中国农民安排生产耕作的重要依据。这套体系,更是广泛影响日本韩国等东亚季风气候国家,被国际气象届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刘洋表示,二十四节气比较符合世界非遗条件。主要要求“口口相传”,表述传统艺术、社会民俗、风俗礼仪、节庆,包括自然界,甚至对银河系宇宙的知识实践。不仅是中国人,全球华人都在使用,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非遗分为五大类,分别是“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有关自然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巴莫曲布嫫解释说,相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最大的特点就是与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关,承载更多精神价值。整体上说,“二十四节气”属于第四类遗产领域。非遗保护主要保护社会实践、观念形态、知识、技能等遗产,实际承载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与人分不开。

虽说二十四节气深深影响着中国农耕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现如今对不少城里年轻人来说,立春意味着“吃春卷”、“冬至饺子夏至面”……在记者采访中,“二十四节气”除了决定特定时间吃什么,能说出其他作用的人寥寥无几。更谈不上记得“春分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之类的农事谚语。

刘洋表示,申遗成功,有利于提升节气知名度。传承民俗文化要“接地气”,只有与老百姓生活衔接,才能让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习俗和文化内涵更好的传承下去。“比如冬至节吃馄饨、羊肉的习俗,现在大家知道冬至是二十四节气的一个,会逐渐回忆到当年的农事活动。可以将二十四节气对应的节事活动和产业结合起来,尤其吸引年轻人,参与到传统民俗特色的传统文化产业。”

目前,包括“二十四节气”内,我国已经共有31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1个项目入选优秀实践名册,总数名列世界第一。

不过,近些年,也有个别国家在某些相似的项目上积极申报非遗,例如2005年韩国江陵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这引发不少质疑声,也有观点呼吁,我国应尽快申报,以免被“抢注”。对此,巴莫曲布嫫表示,联合国保护非遗《公约》的精神,是提高非遗可见度的“共享”,而不是像“抢注商标”那样。不能把一个国家申请某项非遗,简单跟拥有这个项目的所有权划等号;也不是别国申报成功,自家遗产就成了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