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7日“大雪”:全球气候变暖下的局部冷冬

2016-12-07 14:10:24    新华网  参与评论()人

新华社北京12月7日电 题:7日“大雪”:全球气候变暖下的局部冷冬

新华社记者侯雪静

12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2016年仲冬时节正式开启。就在上个月的30日,二十四节气获批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富含中国传统智慧的文化传统,仍是指导现代人生活的重要坐标。

在中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七十二候”中,大雪时节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古人认为,此时为阴气最盛时期。不过,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

大雪过后银装素裹,在以往官府民间储存冰块的季节里,现代人将冰雪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冰灯节,冰雪节、滑雪节等开启“冬游”模式,连带着文化遗产、民风民俗、戏曲影视等也纳入冰雪资源开发中。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这个季节,除了华南和云南南部没有冬天外,我国几乎其他所有地区都披上冬装。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降至零下10℃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的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了。

从5日起,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出现降温天气。大雪前一天,有“中国最冷小镇”之称的黑龙江呼中镇气温低至零下41.2℃,创了入冬以来的新记录。而大雪当天,全国最冷地方是漠河和呼玛,最低温度为零下36℃。

人们常说,瑞雪兆丰年。大雪时节,对农民来说最忌无雪。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7日、8日两天,华北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其中,辽宁中东部、吉林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局部地区还有10到12毫米的暴雪。

降温天气果然带来了大雪。8日8时至9日8时,新疆西部和北部、内蒙古东部偏南地区、东北地区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其中,新疆北部、吉林中东部、辽宁东北部等地局地有大雪。

大雪过后,8日开始将有一股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黄淮等地将降温4℃至6℃,其中,东北地区中南部局地降温幅度可达10℃至12℃。

此时,华北、黄淮一带的冬小麦已停止生长。如果有雪,既能保墒、又能在来年雪化之时,为复苏的小麦提供宝贵的滋养。不过遗憾的是,这一区域雪花飘落尚待时日。专家提醒说,北方设施农业和畜牧业要做好冻害和雪灾的防御工作。冬麦区应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冬小麦安全越冬。南方地区要注意清沟理墒,促进作物生长。

有意思的是,据世界气象组织预计,今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全球平均温度最高的一年。我国夏季平均气温达到21.8℃,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一些人可能还记得,高温导致上海等地用电负荷屡创新高,不仅中暑、热射病等频发,甚至连一些农作物也都停止了生长。

没想到,几个月后冷冬又唱了主角。气候学家们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夏季极地的冰山消融更多,被冰山“锁住”的寒冷几经周折被释放出来,扰动了洋流和大气环流,并在冬季成为寒潮和酷寒天气的推手。所以看起来不管雪下不下,寒冷已成今冬气候的主基调。

据气象专家预测,今年冬天较常年偏冷,而且后冬可能比前冬更冷。其中北方比南方偏冷程度更为明显。从整体上看,12月初影响我国的冷空气势力较弱,全国降水稀少,气温偏高,雾霾有所发展。所幸后期冷空气势力将加强,虽然气温低但频繁的冷空气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雾霾或将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