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清华南下自行车抗日宣传队唯一健在者讲述12·9运动(1)

2016-12-09 10:08:35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吴瀚口述 晓言整理

吴瀚老人今年103岁了,是“一二·九”运动的亲历者,当年她正在清华大学读历史系。几十载岁月流逝,那些在抗日烽火中一起骑着自行车去南京请愿的同窗都已作古,仅留下她一人。然而对学友们的怀念仍深深留在她的记忆里,钱伟长、陆璀等“一二·九”涌现的学生领袖是她最为熟悉的同学。平静淡泊的心态,乐观随和的性格,使她虽年过百岁,仍保持了良好的记忆。“一二·九”纪念日到来前夕,老人亲口将那段往事讲述了出来。

没有参加上游行的同学要求再来一次

“一二·九”那天,爆发了北平爱国学生六千余人的示威游行。

当时清华在城外,天刚蒙蒙亮,我们已走上街头。我们一面走,一面向周围的百姓宣传、发传单、喊口号。到了西直门才发现城门紧闭,城上城下都是军警。我们就在城墙边召开了一个群众大会。陆璀同学被推举出来代表北京学联向群众讲话。她声泪俱下的演讲引起阵阵“日本侵略者滚出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声。

而我们这些爱国学生也因此被盯上并上了黑名单。

“一二·九”游行后,大中学校的学生们爱国热情高涨,没有学生会的学校纷纷成立学生会,没有参加上游行的同学纷纷要求再来一次。黄敬是大游行的组织者之一,他果断决定:既然群众要求,应该再来一次。12月14日,北平报纸刊登了关于国民政府决定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消息,学联立即决定在16日再发动一次全市大游行。

这个消息被当局知道了。12月15晚,大批军警包围了清华,抓捕进步学生。我因事先得到同学的通报,就和黄绍湘、王次蘅等同学躲进了夏翔教授的家里(那时是讲师,夏先生是我国体育界的先哲)免于被捕。这一师生情使我永生难忘。

第二天,我和同学们参加了“一二·一六”第二次大游行。这次游行参加人数更多。学生救国会吸取12月9日活动的教训,事先做了周密计划,安排一部分同学15日晚上先进城,住到西直门大街的东北大学宿舍。裴崑山、高仕功、钱伟长等是先进城的。16日清晨,我们到沙滩北京大学操场和北大的队伍集合,再出发到前门,沿途和各大中院校队伍会合,还有许多市民跟随进来,队伍达到了上万人。雄壮的口号声此起彼伏:“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反对内战,一致抗日”。各路示威游行的队伍聚在前门车站广场上,举行声势浩大的集会。围堵阻拦的警察,用大刀、水龙头破坏集会,我们在朔风严寒中拼力夺下水龙头向他们猛冲,和警察之间的斗争很激烈。我们最终获得胜利,没有人被抓。但城外的同学们被阻在宣武门,仍没能与城里的队伍会合,而他们也和警察发生了冲突。

我们决定骑自行车南下

国民党当局慑于学生运动的崛起,指令全国大中学校提前一个月放寒假。当时,我们一些观点相近的同学高原、罗清、凌则之、钱伟长等感到,不能让运动沉寂下去。要想扩大影响,坚持下去,就得像俄国革命前夕那样,“到农村去”,向广大农民进行抗日宣传。这实际上也是党中央的指示。我们决定南下扩大抗日宣传,走一路,宣传一路,播撒抗日思想的火种。但“一二·一六”以后,南下列车停开了,平汉、津浦沿线戒备森严,还是骑自行车机动灵活,可以避开围堵,在沿途农村开展抗日宣传。

1935年12月20日前后,北平学生积极酝酿组织平津学生南下宣传团。我们当即贴出第一张海报,为平津学生南下宣传团的先遣车队征求队员。钱伟长同学是物理系的研究生和知名运动员,在学校里颇有影响,大家就一致推他领衔。海报贴出后,许多同学要求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