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品质在于继承,艺术之生命在于创新。没有继承的创新等于胡乱涂鸦,而没有创新的继承等于浪费生命。”王阔海开篇谈艺便如此说。 我们继承传统到底要继承什么?不是非要象某家的一招一式或什么字形,而是要继承其品格、品质、品位。
比如我们练书法通过常期的努力,达到了古文人的质量、品格、品位后,就可琢磨自已的风格了,因为艺术只承认第一不承认第二,这是铁律亘古不移。所以写一辈子颜真卿画一辈子黄宾虹确实等于浪费了自已的生命。而境界不够,连法度还不到位就去创新,显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来路和依据肯定是糊乱涂鸦。
自然万物的创新始于宇宙大爆炸,在一个密度无限,体质等于零的原点开始了象老子所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模式爆发着,而万法却又归到一的道。而人是自然的产物,其艺术的创造力也源扵宇宙大爆中所产生的信息中。有的人在艺朮上反对创新,有的讲只有好没有新,我是很难苟同。我的艺朮标准是既好又新!把新做到了极致的高品位就是好,把好做到了前所未有也叫新。而且昔日之新是今日之旧,今日之新是未来之旧,旧旧新新、新新旧旧,人类艺朮史就是这样新旧交替前进的。
有人说创新难难于上青天。我说难也不难。其中有好多路可走。对于中国画的材料语素有的人是综合运用而编织,有的人却只放大一种而求单沌。有的人则汇百家于一炉而出个性,有的是以洋求新中西合壁,我则是以古求新,汲取了一千八百年前的古汉画石刻之精华,再加之剪纸、皮影、唐三彩,浮雕壁画之精要,并结合中国画文人笔墨,特别是没骨画法而整合成既有古典美,而又具现代审美特征,打着王氏印记的笔墨样式.......新汉画。
新汉画:源于古代石雕艺术
从西汉到东汉直到南北朝时期,画像石刻艺术盛行,常用于祠堂、石棺、摩崖石刻之上,以石为底,以刀代笔;古人先将轮廓画在石头上,再用钢钎锤凿将画刻出来,将雕刻与绘画融入一体。其线条流畅,造型生动传神且浪漫夸张,是汉代最为精华的物质和精神产品,更是我国艺朮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而彪炳史册,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汉画的内容则是无所不包,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文百科应有尽有;有远古的神话、历史故事、车马出行、军事交战、舞乐百戏、宴饮包厨,生产场景.......可谓包罗万象不胜枚举。 古汉画艺术又是断代的艺术,汉时已经有了脱离石刻而在绢上作画了,只是没有留下来。到了唐在绢上作画盛行,自宋以来画家又研究在宣纸上作画一直到如今。汉画像石刻随着新工具、新载体、新艺术形式的出现慢慢终断了艺朮链条而尘封于史。而中国画艺术到了当代如何继承传统,将伟大的古汉画石刻艺术发扬光大?是摆在中国当代画家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王阔海先生不辱史命,用自己几十年来打造的新汉画艺术滇补了历史上这一空白! 所以在釆访中王阔海自信地说"我自创的新汉画对中国艺术事业的贡献一如中国工笔画协会原会长林范所评:"王阔海的新汉画取得举世钦敬的成就,不能不说是中国艺术创作园地中一件大事,他在开创一条全新的道路,应在中国美术史上大书一笔!"
为了独创新汉画艺朮,几十年来王阔海跑遍了全国所有的古汉画像石刻集结地,如山东嘉祥武梁祠、山东滕州汉馆、江苏徐州汉画馆、河南南阳汉画馆、陕西、四川等地去画、去拍、去搜集资料,去贴近那段历史,去读懂那一时期的故事...... 王阔海曾向笔者说:能读懂古汉画,就等于读懂了中华文明的文化起源。也是不容易的。这里面是辽解先秦文化历史国学的百科全书,比如什么叫西王母、东王公?为什么宋以后玉皇大帝排前,而王母娘娘排后?什么是伏羲女娲?他们为什么是人头蛇身?为什么交尾缠绕?什么叫风师河伯?什么叫九尾狐?什么是九头人面曽?周公辅成王、二桃杀三仕、孔子见老子、聂政自屠、管仲射小白......这些历史典故都是什么意思?这些都是历史文化的深渊,我只能作小蚂蚁去啃这些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