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水下考古:就像惊险的破案 每次下水都生死相托

2018-01-03 18:10:01    钱江晚报  参与评论()人

林国聪下水的时候穿着一套厚厚的潜水服,加上身上的各种器材和防身用的武器,总重量达到了70公斤。“潜水服是为了抵抗压强的,越往下,压强越大,一般每下降10米增加一个大气压。”

中国的水下考古队员最多能下潜100米,这是一个世界级的深度。林国聪最远到过非洲的肯尼亚,参加国家的一个水下考古项目,寻找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遗迹。

水下考古队员们告诉钱江晚报记者,在海水中痛并快乐着,是因为钟爱水中探宝的感觉,水下的未知世界,让他们痴狂。

这些队员都干过陆上考古,也干过水下考古,同样找寻一件珍宝,在水里,难度超出陆地上百倍。但是,一旦找到了,那种兴奋感,也要超出许多。

每一次下水,都是生死相托

水下考古,并不浪漫。

“每一次下水,就是生死相托。”队员金涛这样告诉钱江晚报记者。这名出生于1983年的在读博士,是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高材生。每次下水,都是两个人一组,一个人有危险,另一个人要帮忙救援。“只有当你握着潜伴手的时候,才明白,水下的生死与共,性命相托,两个人下水就要两个人一起上来”。金涛说。

水下考古队员虽然分散在全国,但一有考古项目,都会接受统一的调度。队员们的感情很深,像兄弟一样。“如果不够信任,不够坦诚,肯定不会有这样的生死相托了。”

金涛喜欢这样的氛围和关系,所以,几年前,他放弃了留在北京的机会,回到了宁波。

与陆上考古相比,水下考古受天气、潮汐、洋流等不确定因素影响更大。海上气候变化莫测,刚还艳阳高照,顷刻又大雨倾盆,使得考古潜水更添了几分凶险,尤其是浙东沿海水况普遍较差,水浑流急风浪大,所谓的潜水探摸,其实就是靠手一寸一寸在淤泥中摸索感觉出来的。

你不知道会摸到什么东西,所以也是非常考验你的心理承受力。水下有生物,比如遇到水母,那就是梦魇。

水下考古队员王光远告诉钱江晚报记者,“水母中有些是有毒的,甚至有个别剧毒的水母可以置人于死地。”

一年前,曾有一位跟王光远一起工作的水下队员不小心被水母蜇到,当时他整张脸都肿了,到现在还留着疤痕。

王光远自己也有过被水母蜇伤的经历。“我们的脸、脖子这些皮肤裸露的部位很容易被水母侵袭,会像触电般的刺痛,然后那一片就火辣辣的疼。”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