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温家宝地质笔记》:高山同行,韶光正好(1)_书评_新京报网(2)

2016-03-26 02:36:27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这些笔记约有400多万字。

然而,编辑、还原这些笔记的难度超过何蔓的想象。

作为地质找矿专业毕业的研究生,温家宝记起野外考察笔记来一点不含糊,从测量、填图到考察地貌,每一个步骤都把专业性落实到细节。那些在山区实测后的地质剖面图和丈量记录,书写严格规范,比例精准;而走上管理工作岗位后的管理和调研笔记,到处都是圈圈划划,流露出一个深入地质勘测一线的专业人员对地质管理体制改革的思索。

这一摞摞厚重的笔记内容如果全部“还原”,信息量大,专业性又很强。

何蔓和同事们一时犯了难:编辑地质笔记并成书,究竟要给大众读者传递什么样的阅读感受?

“和许多曾经看过这些笔记的人一样,当我们看着一本本书写工整、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地质笔记时,我们编辑组成员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这些笔记真实地反映了温家宝专注执著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精神。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们的这一阅读感受传递给广大的读者,力争在有限的篇幅中还原温家宝在地质系统工作、成长的经历,反映我国地质行业发展和改革的进程。”何蔓如是说。

将一本专业书籍以合适的形式呈现给普通读者,是这个编辑小组两年里最重要的功课。如何能够打破阅读门槛,让地质学的“门外汉”也能饶有兴味地翻阅这本书,与此同时,又不失去它作为45个笔记本“高度浓缩版”的精华?

以一个女性的直觉,何蔓认为作者本人就是这座“阅读桥梁”。她和作者商量,能不能在每一部分正文之前写一些回忆性文字,让读者在进入正式的笔记内容之前,对作者那18年的心路有一个认知的预热?

温家宝同意这个意见。他认认真真地交上了“功课”--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质工作内容及专业背景,他专门在每一部分笔记前撰写了“引言”,在部分笔记前撰写了回忆文章。

无疑,全书24篇回忆文章是本书最突出的特点。

其中,四篇“引言”分别置于四部分笔记内容之前。它们就像一条金丝线,串联起承载笔记厚重内容的回忆珍珠。这四篇“引言”,都有着充满诗性的标题:“梦里常回祁连山;情系地矿思随行;踏遍群山觅真知;积累知识为人民”。

温家宝还建议--印制时用有怀旧感的黄色纸张,把这四部分引言和白色纸张的笔记正文区分开来。

此外,在“梦里常回祁连山”部分选收的16篇笔记,记录了作者当年穿行于祁连山高寒地区和北山沙漠戈壁从事野外地质考察的工作情况:测制地质剖面,测量地层、构造、岩性等地质界线,绘制平面图、剖面图、素描图等地质图件,检查评价煤、铁、铜等矿点等。作者为此专门撰写的16篇回忆文章,用较为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地质工作测线、打标本、淘砂、绘图等工作程序及沉积岩、倒淌河、海陆交互相等知识。

这如同电影旁白一般,使地质专业内容变得通俗、易懂、有趣。这些文章文风自然、朴实,文笔细致优美,描绘了祁连山等地的自然风光,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水的无限热爱和战胜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生动地回忆了野外地质工作和生活情况,真实还原了作者在艰苦条件下不避艰险、不怕困难,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专注地质找矿的情怀和心路历程。

令人惊喜的是,何蔓和她的同事在这些文章中,还有意外发现--作者在回忆性文字里,无意识地搁进了许多自己当年日记的内容。这些虽然是工作日记,读来却像意境悠远的散文。

想要以一种柔软的方式了解一个人的成长轨迹,日记无疑是最好的窗口。何蔓立刻写信给温家宝,请他把这些日记都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