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温家宝地质笔记》:高山同行,韶光正好(1)_书评_新京报网(3)

2016-03-26 02:36:27  新京报    参与评论()人

于是,今天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这本厚厚的《温家宝地质笔记》,有了篇幅甚少、感情却最为细腻的部分--日记。它是作者“想用文字来记载自己平凡的生活”的自述,包含了1970年代在祁连山下进行地质勘探时的点滴感悟,也承载了1980年代初在兰州从事地质管理工作的所思所获,更收录了一个有趣的部分--1984年9月赴前苏联考察煤成气地质工作情况的出访日记。看似“突兀横插”的这部分,读来有种白描风格的自然文学趣味,日记主人对大自然的体察之心跃然纸上。

这本书其实还有另一个阅读“窗口”,就是大量使用了笔记的影印件。这也是把“回忆录”和日记,以及“铁证”般真实的测量报告和管理调研笔记这些“刚柔并济”的内容参差铺排的秘诀。

据何蔓介绍,“在编辑工作启动之初,作者就对我们反复强调‘真实是这本书的生命’。为了尽可能原汁原味呈现地质笔记的面貌,还原作者在地质系统工作、学习的情形,全书共采用了632幅笔记影印件,或以图代文、或作为插图与录排文字对照展示。

据出版社统计,在约52万字的全书中,作者的回忆性文字约占三分之一,能够给地质系统工作人员参考的专业性文字约占三分之一,笔记影印件约占三分之一。

在这本书中,那些直观呈现视觉冲击的笔记影印件,如同漫漫长路的一个个交通标识,引导着普通读者们进入作者激情燃烧的青春时代,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无论页数还是字数,重量或是内容,这本书都沉甸甸的。细心的读者也许会发现,这本书朴实、厚重的特点还体现在书的封面设计上。

《温家宝地质笔记》一书的装帧设计,出自清华大学书籍装帧设计师吕敬人的手笔。

在这本土黄色和墨青色堆叠的封面上,远山连绵,天空高淼,山间映衬着野外考察素描图和柱状图,再仔细分辨,还能看见影印的俊逸笔记字迹。如果把这本书立起来,看它的横截面,又会发现一种妙趣--由于是不同内容和体例的间隔排列,整本书就像一个地矿层的横断面,黄的白的绿的黑白的彩色的,几种颜色的纸张交错,每一层都有不同的质地。

事实上,在全书编辑中,无论是大纲的拟定、框架的确立、内容的精简取舍、注释,还是版式和封面设计,温家宝都全程参与。何蔓说:“两年间,作者认真细致,对每个过程稿不知修改了多少次。他曾15次以书面形式提出编辑、修改意见,多次与我们面谈编辑方法,先后7次审改书稿的初稿,5次审改样书。”

“我记得我们第一次给他样稿的时候,是60万字,他用了五天时间逐页修改。七十多岁的人,五天看60万字,你说是个什么效率?”何蔓至今还觉得不可思议。

据何蔓介绍,书稿初稿曾进行过两轮大范围的征求意见,分送40余名曾经与温家宝同志共事过的老领导、老专家,地质系统资深院士、地质科技工作者,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征求意见。还分送至有关部门征求意见。

“他们对我们的编辑工作充分肯定,同时还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这些意见对更加准确地反映《地质笔记》这本书的中心思想起了很重要作用。”何蔓说。

今年3月,《温家宝地质笔记》一书终于付梓印刷。

事实上,如果你有耐心跟随我们逐页翻开这本地质笔记,初时对作者从事地质工作时始终用心、用力、用情而产生不可思议的阅读震撼,也许最终能变成一种温柔的理解--一个地质系统的青年人,在寄予其理想的荒山野岭中,借着帐篷里的一盏孤灯,把自己放入黑夜中阅读;他在祁连山区踏冰涉险过河,在北山戈壁沙漠寻找矿石,恶劣的工作环境磨炼着一个青年人的意志,燃烧着如火的青春;他一次次瞭望窗外的远山,在独坐自省中,一遍遍净化着内心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