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文化新闻 > 正文

6月读的二十五本书(2)

2016-07-10 12:15:09      参与评论()人

并不是讲拼音字母的出现如何改变世界,而是讲字母是如何形成、发展、演变的。文字的出现对世界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西方文字是由字母组成的。本书从古埃及文字、腓尼基文字,一直讲到今天的西方文学,重点讲组成文学的字母如何演变到今天。本书包括历史、传说、神话、考古,内容相当丰富,也极为有趣。

7.《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史蒂夫·奥尔森,三联书店)

现代智人二十万年前产生于东非,十万年前走出非洲,人类的起源不是多中心,而是一中心。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都有共同的祖先,只是在不同环境中基因突变不同。基因研究证明了这一点,读这本书可以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如何发展为今天的样子。

8.《我不是杀人犯》(弗雷德里克·肖索依著,瓦莱丽·贝罗内协作撰写,三联书店)

一个因车祸全身瘫痪的青年,用唯一一个能动的手指表达了想死的要求,他的家人也支持,作者作为医生帮助他实现这一愿望。这件事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应,但主流是支持的,不过现行法律不容许。这个医生是不是杀人犯?医生本身写的这本书记载了这件事全过程。这个事件引起我们思索的是人有没有安乐死的权利?我本人是坚决支持安乐死的。让一个人痛苦地靠呼吸机之类维持生命是不道德的,是对人权的侵犯。这本书的案例让我思考这些问题。

9.《活着有多久:关于死亡的科学和哲学》(理查德·贝利沃,丹尼斯·金格拉斯,三联书店)

死是哲学上一个重大话题,不过本书两位作者都是医生,所以本书主要内容还是从科学上分析人如何死,对死的哲学问题探讨并不多,仅在第十一章中引用了不同人——既有名人也有普通人——关于死的语录,并没有分析,不过全书写得相当有趣,让我们知道人最后如何死(从而避免早死),而不用作过多哲学思考。

10.《假如海洋空荡荡:一部自我毁灭的人类文明史》(卡鲁姆·罗伯茨,北京大学出版社)

自从十世纪以来,人类对海洋的探索造成海洋中物种灭绝,生态严重破坏。近代科技的发展又助长了这一趋势。这是人类破坏大自然、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自取灭亡的一部分。尽管有一些法律限制,作者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我并不乐观。人类的贪婪是无法抵制的,尽管有国际协议,日本人不还在无耻地捕鲸吗?在我读的有关环保的书中,这本书相当好,不仅资料翔实、丰富、有根有据,而且书写得极为有趣,像一本小说一样,译文的水平也极高。

11.《西方文明史手册》(威廉·麦克尼尔,浙江大学出版社)

一本以西方文明发展史为中心的世界史。西方文明从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到古希腊、罗马,直至今天。这本书是给大学生写的教学参考书,线索极为清晰,内容简而不繁,非常适合初学者从整体上认识西方文明的发展与演变。所介绍的扩展阅读书目不仅包括历史著作,还包括小说。全书六十九万字,但读起来并不难。

12.《极简人类史:从宇宙大爆炸到21世纪》(大卫·克里斯蒂安,中信出版集团)

一本十六点三万字的小书,讲这么长的历史,且还有插图、附录,的确极简。极简的一个好处就是抓住重要事物,给出一条相当清晰的人类发展线索。想简单了解人类史的,这本书就有用,且全书有插图,写得也有趣,不妨一读。

13.《发现中国:传统与现代》(卜松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一个德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主要是谈对中国传统的意识形态、习俗的认识。作为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认识相当准确。看看别人如何看待我们是很有意义的,也有我们认识欠全面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