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欧洲一体化在未来是不可避免的”

2016-11-15 14:07:00      参与评论()人

■英国作家肯·福莱特接受早报专访 谈当今国际环境与小说写作

肯·福莱特2014年在柏林墙前的照片。 图片来源:肯·福莱特官方网站

《巨人的陨落》简体中文版书封

《圣殿春秋》简体中文版书封

今年67岁的英国作家肯·福莱特(Ken Follett),多年来一直专注于历史题材小说创作。

2016年9月6日,“世纪三部曲”的第三部《永恒的边缘》在美国上市就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而其“世纪三部曲”的第一部《巨人的陨落》则于今年5月发行了简体中文版。

福莱特的“世纪三部曲”可谓野心勃勃,他通过美国、德国、俄罗斯、英格兰和威尔士五个家族百年沉浮,勾勒出20世纪欧美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等领域沧海桑田的变化。

在《巨人的陨落》中,他不仅用大量笔墨描绘“一战”战前、战中及战后的种种历史事件,也将笔触对准了发生在20世纪初的工人运动、女权运动等。在回复东方早报的采访邮件中,福莱特认为:“一战”爆发的原因在于那些欧洲的老皇帝们没有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时间结束了”。他指出,尽管当今世界仍有人会把百年前的“一战”比喻当今的国际环境,但“普罗大众对战争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在21世纪,人们无法承受大规模的伤亡”。

2016年,对于英国人来说,发生过的最大事件便是今年6月举行的脱欧公投。福莱特出生于威尔士首府加的夫,在那次公投中,威尔士地区有52.53%的民众投出了赞同票,该数字仅次于英格兰地区的53.38%。不过,福莱特却表示,“未来,欧洲一体化是不可避免的。它只是被推迟,但迟早会实现。”

福莱特说,他更担心如今遍布欧洲的新法西斯主义政党死灰复燃的情况。

■ 对话

“回顾历史谈得失总是比较容易”

东方早报:我们不妨从威尔士谈起。对于中国读者来说,20世纪的各种国际大事离不开美国、苏联/俄罗斯、法国和英国。但在英国,人们似乎更多看到发生在英格兰、苏格兰与(北)爱尔兰的事件。而威尔士就像是联合王国里的迪士尼乐园,100年间,除了撒切尔夫人上台之初与煤矿工会闹僵,英国之外的媒体很少会报道威尔士这块地方。为什么你要在如此宏大叙事的小说里,放入威尔士家庭的沉浮?众所周知,你生于威尔士的加的夫,是否因为这个原因,促使你在《世纪三部曲》中放入几个威尔士家庭的故事?

福莱特:是的。《巨人的陨落》中那些发生在威尔士的故事,很多都是在我小的时候,家里人讲给我听的。我的外公亚瑟·伊文斯13岁那年就到煤矿上当矿工。威尔士人之间喜欢相互给对方起搞笑外号,这点我非常着迷。(注:在小说中,几乎每一个来自工人阶级的威尔士人都有一个外号,比如大卫·克兰普顿叫做“戴哭宝”,哈利·休伊特外号“板油”等。)

东方早报:随着英剧《唐顿庄园》在中国网络上的热播,许多中国人开始了解到“一战”对于日不落帝国的影响。尽管英国是战胜国,但“一战”却极大地削弱了英国的实力,也深刻影响了英国社会,维多利亚时代的辉煌渐行渐远。而“一战”还覆灭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沙俄帝国、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这是不是你将三部曲的第一部取名《巨人的陨落》的原因?

福莱特:陨落的“巨人”指存在于维多利亚时代的那些大而过时的帝国。然而,新的“巨人”并不一定是“一战”战胜国。“一战”之后,英法两国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也不那么强大。20世纪的新“巨人”是美国、苏联和德国。

东方早报:在许多中国人看来,相比于“二战”,“一战”的交战双方多少都显得有些“非正义”,战因也被归结为帝国主义为瓜分世界进行的战争。你如何看待这场战争?

福莱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一战”是资本主义国家间为争夺市场而发动的战争,对此观点,我思考良久。然而,依我看来,“一战”本身对资本家来说,是非常糟糕的。战端一开,各国证券市场关门歇业,股价在整个战争期间持续低迷。“一战”的长期影响是,直接导致了1920年代至1930年代的各国经济大萧条,这同样是对资本主义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在我看来,“一战”爆发的原因在于那些欧洲的老皇帝们没有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时间结束了”,我指的那些老皇帝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奥匈皇帝卡尔一世、德皇威廉二世。

“欧洲一体化只是

被推迟,迟早会实现”

东方早报:《巨人的陨落》是否也可看做持续几个世纪的“欧洲中心”土崩瓦解的挽歌?

福莱特:不是这样的。欧盟现在仍然是美国的主要经济竞争对手。

东方早报:在《巨人的陨落》中,你花了很大篇幅讲述了“一战”爆发前,弥漫在欧洲大陆的一种情绪,无论是英国、奥匈帝国、德国或是沙俄,许多权贵都认为“必有一战”,且战争将很快取得胜利。为何当时的政治人物会如此的愚蠢且短视?

福莱特:我不认为他们愚蠢或短视。的确,他们没有预测到这场战争的结果。但把今日的我们放入当时的时空里,我们可能也会那样做。回顾历史谈得失总是来得比较容易!

东方早报:对于中国人而言,“一战”没有“二战”来得熟悉,但日本的安倍晋三首相却很爱拿“一战”来比喻现在的亚太形势,在你看来,当今世界是否会重蹈百年前“一战”的覆辙?

福莱特:普罗大众对战争的态度已经发生变化。这是大众媒体和言论自由的结果。美国人对在伊拉克战争中身亡的美军士兵数字感到恐惧,尽管与两次世界大战相比,这一数字显得非常小。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人们能够从电视上看到每一个阵亡者的名字,看到他们的棺材和裹尸袋。在21世纪,人们无法承受大规模的伤亡。

东方早报:除了国际政治,《巨人的陨落》还将笔触落在许多社会思潮上,比如英国的女权运动;以英国工党崛起和布尔什维克胜利为代表的欧洲左翼思潮;弥漫在欧洲各国的排犹情绪等。时代变迁,百年前,有些思潮取得成果,有些死灰复燃,有些过眼云烟。你如何看待欧洲近年来日趋右转的倾向?

福莱特:我对于如今遍布欧洲的新法西斯主义政党死灰复燃的情况感到震惊。他们在道德上是卑劣的,危及着我们的未来。

东方早报:今年,英国在脱欧公投中做出赞成的决定。历史是面镜子,在你看来,这是否意味着欧洲的一体化终究只是一个梦想?

福莱特:未来,欧洲一体化是不可避免的。它只是被推迟,但迟早会实现。

东方早报:据说,你会在小说出版前,让历史学家审稿,避免出现事实性错误。我很好奇,你如何在虚构与历史之间取得平衡?

福莱特:我的原则是历史决不能粗暴对待。我从来不会改掉一场战役的日期或是一次投票的结果。小说都是围绕既定的历史事实创作的,我尽量让我笔下人物的所思所想都置于真实历史环境中去。

录入编辑: 朱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