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有表现力的网络用语才会留下”(1)

2016-11-22 13:37:40      参与评论()人

■专访汉语词典编纂者江蓝生 谈网络语言与字音修改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当今社会,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已成为新的流行风尚。一旦某个网络词汇在网上流行,随后它就会出现在人们的日常语言中。有人质疑网络语言的大量使用是汉语的退化,但也有一些网络语言已经在正式的字典、词典中占得一席之地。

近日,恰逢上海教育出版社《近代汉语词典》和商务印书馆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先后出版,东方早报对《近代汉语词典》的副主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词典编辑之一的江蓝生进行了专访。

在今年6月公开征求意见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中,有不少字的读音较之前的规范已发生变化,如除“佣人”中的“佣”读yòng外,其余都读yōng,包括“雇佣”“女佣”“佣金”。而此次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并未采纳《审音表(修订稿)》多数的读音变化,例如“下载”的“载”还是读去声(第四声),除“作坊”中的“作”读zuō外,其余都读zuò不变,包括“作死”“作揖”“作弄”。对此江蓝生回应道:“《审音表(修订稿)》尚未正式公布,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或许会有改动,不宜贸然、零星改动。等公布成为国家正式语音规范后再全面落实。”

对话

早报记者:如何看待语言的雅俗之分,是精英和大众话语权的争夺吗?这种抗争在历史上有没有一定的规律和趋势可循,例如是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有关?

江蓝生:语言因使用者文化程度、身份、场合(文体)不同而有雅俗之分。雅俗各有其风格和表现力,竞争的是表现力,不是阶级、阶层。语言是全民交际工具,不同阶层的人(包括不同性别)会有各自的语言风格。这个不叫“抗争”,应该叫“竞争”和“影响”,互相影响,互相补充。

在人类交往的过程中,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总是互相影响的,当然这种影响并不均衡,一般是强影响弱,雅影响俗。从语言影响的强弱可以看到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文化力量的强弱。有人说:语言也是非常“势利”的,即从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向落后地区流动,近些年对外汉语教育的发展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表现。人们从心理上愿意使用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的语言。1930年代的上海话(尴尬、弄堂、阿飞、瘪三、拆烂污、寻开心、大块头)、改革开放后的粤语(埋单、搞掂、生猛、靓女、焗油、炒鱿鱼)有不少词汇进入普通话。但是,经济文化不发达地区的词汇、语言在一定情况下也会影响普通话,进入主流语言。比如东北方言“忽悠、指定(肯定)、唠嗑儿(聊天)、嘚瑟(炫耀;显摆)”等。普通话和方言、雅与俗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早报记者:有种说法,语言每30年就会产生变化。但现在网络词汇的生命往往会很短,而且变化的频率也加快了很多。能请您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吗?从长远来看,网络词汇对汉语的发展会有何影响?

江蓝生:语言的变化跟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社会变动大,横向交流接触多,语言变化就大。语言本身并不存在30年一变的周期性,在封闭的环境中语言几百年也没有多少变化。

网络语言中有许多超出汉语语法常规组词造句的情况,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