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一代经典“刁德一”从此活在回忆里(2)

2016-11-24 13:38:34      参与评论()人

张建峰回忆自己和马长礼的交往:“我记得他跟我说过,我们这一行是吃开口饭的,一定要跟大家都和和睦睦的。有一次他听我唱《白帝城托孤》,他提点我要吸收奚派的精华,不要模仿奚先生晚期的声音,特别苍老的,那样会磨损声带。声音一定要挂到那个位置上,不要只是学皮毛,毁自己的艺术生命。他的指点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张建峰对马长礼的《春秋笔》印象非常深刻:“那是1980年代的作品,他那种节奏感和对马派的诠释,简直太好了。我记得我曾说过,马长礼他们这一代人为什么这么好呢?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是边学,边跟着马连良先生、谭富英先生他们同台。马长礼老师好在他是真正学习了马派的精神,他不是只学了马派的路子,他演起来有他自己的风格。”

“今年我们北京京剧院走的老艺术家有点多,比如梅葆玖老师,马长礼老师,吴素秋老师,他们都是可以开宗立派的老先生。我们肯定是很伤心的,但一定不能只是悲伤,我们要思考以后怎么走,怎么继承老先生们的衣钵。幸好前几年京剧院就开始录制这些老艺术家的资料,录他们对各种戏的想法或人生阅历。我们会好好学习好好继承,特别是北京京剧院这些先辈,这些老艺术家(的遗产),我们会接过这个旗,然后一代一代地走下去。”张建峰说。

早报记者采访了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学院教授杜鹏。作为马派的传人,他也对京剧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老一辈的艺术家们先后离世,当然会对京剧的传承有影响。但我觉得也不是那么悲观的。作为一个有实力的从艺者,他的基础自然非常重要,传承流派就是一个基础的展示。我希望青年演员赶紧抓紧时间向老先生们学习,然后通过学一出戏,举一反三,通过自学去体悟,去继承与发展。老一辈艺术家们当年也是通过多看多实践,自己悟出来的。老师主要是起到点拨的作用。”

“他的长处是兼容并包”

11月23日,马长礼去世后的第二天,早报记者联系到了马长礼的女婿杜镇杰,谈话中杜镇杰对岳父的故去充满了惋惜。杜镇杰说:“他对名利看得很淡,很低调和蔼。但是他对艺术一丝不苟,他也对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沙家浜》里的刁德一,以及后来他演的陈世美。

马长礼退休时说:“我退休了,把舞台让给年轻人吧。”但是他的离开并非是彻底离开京剧的园地去享清福。“他真的是很为京剧着急。”杜镇杰说,“岳父退休以后基本不怎么参加戏剧活动,可是后来有一段时间他去了香港,还创立了一个香港京剧团,他在那边还是从事京剧工作。”

杜镇杰认为岳父作为一个戏剧家,长处就在于他能兼容并包。“他的戏剧中很多东西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条件,把京剧美化。他博采众长,他在舞台上塑造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让观众感觉很新鲜。京剧是讲究传承,讲究门派的,但是京剧也要发展,岳父在这方面做的工作很多,我追随他这三十年,都能感受到他的言传身教。他说:‘京剧,包括它整个的艺术克隆不出来,你就是克隆得一模一样,你都落后了,因为你克隆的那个时代是不同的。’”杜镇杰说。

马长礼最后的时间,杜镇杰一直陪在他身边。杜镇杰说:“上星期他在病床上还挺高兴的呢,还跟我说戏。上周五在医院的时候,我们害怕周末没有医生,怕出现什么问题,不好抢救,设备也少,于是让他住到重症监护室。才住进去,他就走了。”

录入编辑: 朱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