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中华文化新闻 > 正文

迈向“同质世”的世界与中国

2016-12-25 10:25:40      参与评论()人

《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美]查尔斯·曼恩著朱菲 王原等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9月第一版554页,79.00元

哥伦布在1492年登陆美洲大陆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看重的是地理大发现使得全球开始形成了“世界体系”,而《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则可以说是从生态角度对“世界体系”(即“同质世”)形成过程的阐述,它仍然称得上是一部极富启迪性的著作。

“哥伦布大交换”的全景描绘

2016年9月,中信出版集团翻译出版了查尔斯·曼恩(Charles C.Mann)的著作《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1493:Uncovering the New World Columbus Created)。需要感谢朱菲与王原等译者,将这部兼具可读性和知识性的学术著作呈现在我们面前,正如《华盛顿邮报》评论的那样,这本书“堪称典范地将意味深长的事实与优美的故事结合起来,跨越几大洲数百年的历史,解释了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从何而来”。

1493年,在传统历史书上只是一个寻常的年份,并没有什么重大事件发生。但正是这一年发生的一个历史事件,奠定了我们当下所经历的世界的基础: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离开西印度群岛返回西班牙。从这一刻起,美洲新大陆与旧世界连接在了一起,随之而来的是欧洲人对美洲的征服,以及更为重要的“哥伦布大交换”。

原因很简单,哥伦布无意间开启了全球性的生物交换。在他建立了东西两半球的联系之后,数以千计的动植物物种在各大陆间往来不绝。前往欧洲的船员并不是独自航行,他们带来了牛、羊、马以及甘蔗(原产于新几内亚)、小麦(来自中东)、大蕉和咖啡(同样来自非洲)。还有一些生物在殖民者也不知道的情况下搭上了便车。蚯蚓、蚊子、蟑螂、蜜蜂、蒲公英、老鼠从欧洲人的船舱里蜂拥而出,闯入从未出现过他们同类的新大陆。

这是生物入侵,美洲的生态环境遭到了彻底的重塑。加勒比地区的棕榈林、桃华心树林和木棉树林变成了澳洲金合欢林和埃塞俄比亚灌木林;来自印度的猫鼬在树下乱窜,将多米尼加的蛇捕杀至灭绝……这是一个缩影:哥伦布大交换“将玉米带到非洲、将红薯和马铃薯带到亚洲、将马和苹果带到了美洲,也将大黄和桉树带到了欧洲。欧洲人的远征和扩张促成了全球生物种类的混杂、交换与融合,最终导致各大洲的生物种类越来越相似,同一化程度加深”。作者采用“同质世”这个概念来描绘新大陆发现后全球生态系统渐趋同质化、生物多样性衰退的时代实在恰如其分。

历史事件的全新阐述

不过,作者并未止笔于此。“哥伦布大交换”影响最深的还是人类本身。天花、流感、肝炎、麻疹、脑炎病毒被欧洲人第一次带到了新大陆,最后以惊人的速度夺去了对其毫无抵抗力的西半球四分之三的原住民的生命,堪称人类历史上最为重大的灾难。在此后的几百年间,生态因素仍在影响着人类历史:让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是原产自亚马逊的橡胶,而蚊子传播的疟疾可能也帮助美国获得独立。但其中最具有启迪意义的是从生态角度对诸多历史事件的全新阐述。许多看似不相关的历史事件经由作者之笔,令人信服地联系在了一起,使我们得以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的演进。实际上,如果读完《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这本书,读者应该会对十六世纪以后世界史的演进,特别是欧洲优势在全世界的确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在传统的“欧洲中心论”认识上,这些英勇的冒险家、睿智的发明家以及强大的帝国都是因为技术和制度优势而产生的,就像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里所说的那样。但作者会告诉读者,生态的全球化才是更加根本的原因。

来自欧亚大陆的传热病摧毁了美洲的印第安人社区。就像我们所知道的,印第安人的农业技术远较欧亚大陆落后,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需要“频繁焚烧树林”以去除多刺的灌木,烧死有害昆虫,为农场建设厘平土地。而当印第安人的火把湮灭后,大自然开始反攻,曾经开阔的草原又变成了森林。1634年时,当清教徒在北美洲普利茅斯登陆十四年后,欧洲殖民者发现,从北美洲到亚马逊河流域,森林大片复兴了。生态环境的改善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后果,焚烧活动的锐减促成了树木的生长,而森林的光合作用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含量下降——与今天的气候变化恰恰相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减少了。换句话说,“哥伦布大交换”通过致命的病毒,“对地球的碳预算造成了显著影响”。

随之而来的是可怕的“小冰期”(Little Ice Age),全球变冷对整个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混乱。在欧洲,人们在冰上行走一百英里,就能从丹麦走到瑞典。正是在这种反常的气候下,三十年战争(1618-1648年)将几乎所有的欧洲国家拖入战争,而几乎是唯一一个置身事外的欧洲国家正在忙着内战,并处决它的国王,这就是英格兰。在“小冰期”中受到最大打击的可能正是距离美洲最为遥远的东亚大陆。1637年到1641年,“天朝”出现了五百年不遇的严重干旱,紧接着的1642年又是严重的水灾,使得全国三分之二的耕地无法耕种。内忧外患中的明朝最后正是在1644年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随后满人入主中原,这一切,都可以追溯到“哥伦布的大交换”。

进入同质世的中国

对中国读者而言,“同质世”给古代中国带来的影响始终是最受关注的。作者在书中不吝笔墨地提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十六至十七世纪横跨太平洋的“大商帆贸易”——“哥伦布大交换”带来的一个副产品。故事开始于1545年4月,一个叫迭戈·瓜尔巴(Diego Gualpa)的人无意间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银矿,含银量高达百分之五十的波托西银矿(在今天的玻利维亚)。从十六世纪到十八世纪,美洲生产了超过十五万吨的白银(占全世界产量的百分之八十),大部分的白银实际上运到了亚洲,最终集中到了福建的月港(属漳州)。

被西班牙人征服的菲律宾成为了跨大西洋贸易的中转站。简而言之,西班牙人用美洲出产的白银换取月港商人的丝绸。福建商人将丝绸卖到马尼拉,获得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利润,西班牙商人再将价格提高两、三倍甚至四倍后,在美洲销售这些商品的成本也只有经营西班牙自产纺织品的三分之一!通过月港源源涌入的白银则帮助明朝克服了“银荒”(中国白银出产其实很少),使得张居正建立在银本位上的“一条鞭法”税赋改革得以实现。

“哥伦布大交换”对古代中国更直接的影响是美洲农作物的引入。具体地说,是以下三种作物:玉米(亦称御麦、六谷)、甘薯(番薯、山芋)和马铃薯(土豆、洋山芋)。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在小麦和稻谷(中国人的传统主食)无法种植的干旱贫瘠的土地上成活。在南方,很多农民餐餐都围着甘薯打转:烤甘薯、煮甘薯、用甘薯磨的粉做面条,将甘薯与腌菜一起捣烂……而一个法国传教士谭卫道(Armand David,第一个发现大熊猫的西方人)在陕西生活时,也于1872年记录到,“我们小屋附近种植的唯一一种植物就是土豆”,“玉米粉和土豆就是山区人民的日常食粮;它通常和植物块茎混在一起煮着吃”。

普遍发生在中国西部山区的情况是,人们砍倒斜坡上的树木来为甘薯、玉米和土豆腾出空间。耕地数量猛增,于是这些耕地上产出的粮食数量也上升,然后增长的就轮到了人口。在一些地方,一个世纪多一点的时间里,人口增加了一百倍,而整个清朝的人口也在十八世纪增加了一倍,超过三亿人(并在1850年进一步上升到四亿三千万)。中国以全球人口最多国家的姿态进入近代,部分原因就在于哥伦布大交换。

白玉中的微瑕

当然,与其他世界史一样,《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也不乏可指摘之处,毕竟这一论述主体过于宏大,挂一漏万或许是无可避免的。比如作者将属于南岛语系的菲律宾吕宋岛居民说成“两千年前,中国西南部的苗族人为逃避种族清洗而避难到此”就颇为令人费解,并可以肯定不是事实。至于“一场客家裔神棍掀起的叛乱让这个国家四分五裂,他们还在东南部的客家山区建立了一个短命的棚民国家”或许指的是太平天国起义,但是其论述的规模和地点乃至原因都与史实相去甚远。

对“哥伦布大交换”,作者称之为“恐龙灭绝以来生命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恐怕也有可商榷之处。恐龙灭绝之后,距今三千五百万年前的始新世结束于一个被称作“大置换”的灭绝事件,欧洲地区哺乳类动物大规模灭绝。在亚洲发生的类似规模的物种灭绝则被称为“蒙古重建”。而在更新世全新世之交,随着现代智人走出非洲向除南极洲之外的世界扩张,又开启了新一轮生物灭绝。人类到达澳大利亚之后,当地的大型动物几乎一扫而空,而印第安人经过白令地峡进入美洲短短五千年内,四分之三的美洲大型食草哺乳动物就被这些猎人杀光了,失去食物的巨型短面熊和美洲刃齿虎之类掠食动物也从地球上消失了,甚至美洲原产的马也从此销声匿迹。从这个角度而言,“哥伦布大交换”只是加剧了人类扩张中出现的“全新世大灭绝”的步伐,却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至少比不上六万年前智人向全球扩张的影响。

另一个值得讨论的地方是,作者可能过于强调“哥伦布大交换”的影响,这当然不是否定其本身的重大意义,但具体到某一个历史事件却也不能不加辨析。作者将十九世纪以后长江流域频发的水患完全归咎于以客家人为主的棚民涌入山区砍伐树木种植玉米和甘薯,“这削弱了山体的蓄水能力,雨水大片冲下山丘,掀起了洪水”。

但这种看法恐怕是不全面的。诚然,清代从嘉庆道光之交(1820年前后)出现了频繁的自然灾害。道光三年、十三年(1823、1833年),甚至最为富庶的松江府和苏州府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水灾,当时的林则徐即连用了三个“太”来形容后世称为“道光萧条”的惨状:“灾分太重,灾民太多,灾区太广。”但并非巧合的是,此前的1816年,在欧洲历史上被称为“无夏之年”,气候恶化使得粮食大面积歉收,玉米和谷物的价格急速上涨,农民的生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蜂群一样的乞丐”堵塞了道路,“粮食骚乱”在几乎每一个欧洲国家出现。

但这场灾难的原因是一个纯粹的偶然:1815年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的爆发。这是有记录以来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为数多达一百五十立方公里的火山灰被抛入大气后,大大降低晴空的太阳辐射透射率,从而导致全球性的气温下降(近一度),引起气候突变,包括气温骤降、持续性降雨以及冰雹霜冻。因火山爆发引起的“小冰期”在中国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光绪年间,但这个重大气候变化在查尔斯·曼恩笔下竟然全无提及,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之处。

不过,无论如何,国内对世界历史的分期在很长时期里以1640年的英国革命为近代史的起始,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作为人类近代历史的显著特征。而在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其上下两册的分期为1500年,这一年代实际十分接近哥伦布对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斯塔夫里阿诺斯所看重的是地理大发现使得全球开始形成了“世界体系”,而《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则可以说是从生态角度对“世界体系”(即“同质世”)形成过程的阐述,它仍然称得上是一部极富启迪性的著作。

录入编辑:洪振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