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术 > 正文

博特罗的“胖子”,艺术上的“魔幻现实主义”(2)

2016-02-04 09:01:27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博特罗艺术创作中最为标志性的符号——富于体积感的“胖子”形象,源于一次在餐桌上信手画下曼陀罗琴速写时的灵光乍现。1957年创作的《椅上的曼陀林》被认为是博特罗里程碑式的作品。他偶然尝试着缩小再缩小音孔的大小,并意识到通过重新调整比例,可以更加凸显乐器的体积。1959年,博特罗在创作中“挪用”了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推出“胖版”《蒙娜丽莎》,令人大开眼界。当时博特罗的个人风格尚未完全成熟,笔触和眉眼的比例与成熟期作品尚有些区别,但对于“体积”的偏爱和描绘对象圆嘟嘟胀鼓鼓的特征已显而易见。这幅作品1961年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收藏。

成功来得没那么简单。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一统天下的是抽象表现主义。博特罗作为一位声称希望连接文艺复兴传统的具象艺术家,题材上太过古典,形式上又趋于静止,在纽约冷板凳一坐就是将近10年,没有画廊肯代理他的作品。他自嘲自己的作品就像“麻风病人”,“没人敢碰”。1962年,博特罗在纽约的首次个展甚至还遭到艺术先锋们严厉的批评。

即便在那段最苦最难的岁月,博特罗依然坚持着具象的创作方向,并逐渐形成自我辨识度:无论描绘人物还是静物,总是追求夸张的体积感与强悍的色彩感,画面给人风趣诙谐之感。他将自己的探索视为“一种微妙而持续的进化”,认为艺术信念应该矢志不渝。

终于,上世纪70年代初,博特罗的艺术命运发生了奇迹般的转机。德国5个博物馆邀请他展出共80幅油画。自此之后,博特罗的绘画风格得到公认,世界上最好的经销商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自1978年始,博特罗满世界地举办个展,至今个展数量超过150个,这在在世艺术家中,几乎无人能及。

笔下人事物象根植于故乡,“魔幻现实主义”绕不开对于拉丁美洲现实生活的描摹

笼罩在博特罗笔下马戏团世界的,是怀旧式的喜悦。画面中乡村马戏团传递的微笑是伤感的。只有曾经在简朴住所居住过、尝过物质财富被剥夺的人,才知道这样的娱乐稍纵即逝,只发生在演出的短暂时间里。

尽管博特罗笔下的“胖子”形象夸张得近乎魔幻,然而与拉美文学流派“魔幻现实主义”不谋而合的是,这些图景绕不开对拉丁美洲现实生活的描摹。博特罗曾说,“如果一定要为我的创作归纳一个主题,那么这个主题一直是‘哥伦比亚的现实,。”他认为自己创造的那些艺术形象始终根植于他的故乡,笔下那些男男女女甚至存在着一种拉丁美洲的原型,这使得他们看上去如此相似。

博特罗赫赫有名的“马戏”系列作品,正是源自艺术家的童年记忆。小时候,博特罗特别喜欢看马戏,总是想方设法攒钱购买戏票。他发现马戏团这个大帐篷底下的空间像个神奇的宇宙,富于变化的表演、迷人的演员以及明亮的色调,让它成为色彩和表现形式的大狂欢。他曾感叹,“马戏团里的丰富色彩让你根本不需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它们就在那里。”博特罗将这样的感触记取在了艺术创作中。有艺评家指出,博特罗“马戏”系列作品中最持久的成就之一就是观众欣赏画作时产生的矛盾感情。乍一看,这一系列画面的场景十分欢快,甚至很有趣,然而细细端详,画中人物即便是那些小丑的姿势和表情,并不令人发笑。笼罩在博特罗笔下马戏团世界的,是怀旧式的喜悦。画面传递了一种温柔,一种乡村马戏团带给人们的伤感的微笑。只有曾经在简朴住所居住过、尝过物质财富被剥夺的人,才知道这样的娱乐稍纵即逝,只发生在演出的短暂时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