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艺术 > 正文

巡回派的气质究竟是什么?(2)

2016-05-16 09:54:35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除了题材,还有画法的变动。画法之变始于画理之变。十九世纪中后期,色彩理论因为光学理论的研究得以突破,这直接导致印象派的产生,也刺激了巡回画派的色彩变革,更形象地说,色彩体系从画室天光转向了室外天光。你可以从苏里科夫的画中看到暗部大量使用群青等相对冷色,列宾的肤色中大量使用非固有色,列维坦的风景画中,绿色中非绿色的使用等等不胜枚举。

这套体系也深刻影响了中国油画。巡回画派除了用色上的改变,在造型上也相较过去更加接近视觉观感的丰富具体。他们有百年的法意造型传统作基础,到列宾时代已经轻车熟路,因此在塑造的笔法上更显自由淋漓。当然,变革本身不是一种优劣判断,使用更丰富的颜色、更具体的形体就更好吗?回望历史,答案仅仅是一种悬疑。我想以柏拉图的理论来简单定结:“艺术不是创造实物,而是创造形象。”

巡回画派并非完美,时人攻击诟病的主要是它文学性太强,很多“纯艺”倾向的人攻击其绘画性之不纯。到二十世纪初被欧洲人承袭的俄罗斯文明中,便有这一支的人马,如康定斯基。这样的批评有失公允,文学与绘画相濡以沫,不可能相忘于江湖。文学、绘画、音乐同出于心灵,要想呈现“纯绘画”只是一厢情愿的伪命题罢了,所谓的纯,只能出现在理念界。

巡回画派的暮年,在十月革命后成为苏维埃艺术的土壤,此传统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油画,如今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正厅中,扑面而来的便是这种影响。巡回画派协会中最老的会员萨维茨基在1902年写给斯塔索夫的信中说:“你要知道,巡回展览协会还活着,甚至在我们每个人死了以后,它还会活着。在我们这个混乱的时代,要保持正直的思想是困难的;然而种子一定要长出来,而不会在杂草中枯萎的”。

由巡回画派也往往会引出民族主义话题。

一些前辈认为油画本土化是中国油画的重要议题,并以巡回画派为例,但我认为民族化或者本土化的进程不能主动推进。因为这样容易使民族情结绝对化,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人们若以此为追求,等于先画地为牢,交出了一部分的自由。我们的先辈当初接受这些东西是因为感觉到它好,而提出民族化的问题在于觉得这“好东西”不是“我的”。它们是不是“特洛伊木马”?我们很难从表面断定,但几乎可以肯定,那些伟大的创作者们并没有颠覆和侵犯其他文明的初衷。放眼历史,有多少东西土生土长而发旺于别处,油画发源于弗兰德斯地区却在全球遍地开花,人心才是真正的水土,人心肥沃,文化就兴盛。至于是否属我,是否本土,舆论政策导向“无为”是上策。

摄影/本报记者黄亮

(本组图片为中国油画院“俄罗斯油画名家艺术作品展”参展作品)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