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大师的起步:“错”得离谱又靠谱(2)

2016-01-27 09:04:53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不过,指责学徒莎士比亚缺乏“独创”,现在看来可能有失偏颇。第一,当时并没有那么严格的版权法,再说了,把外国戏搬到本国舞台上演,而且赢了“点击”赢“票房”,不久就让写戏演戏的大腕嫉恨交加,不正是这剧院学徒的本事吗?能让“外国”的东西为英国观众享受,能让古代的东西为当代观众享受,难道这里面就没有莎士比亚自己在剧本和演出中的创意吗?

话说回来,即便是学徒模仿,即便是情节搭建胜于人物刻画,这一出错中套错的喜剧的机智幽默依然让人叫绝。例如小安说城里寻兄犹如“一滴水在大海里寻找另一滴”,恐怕比大海捞针还难一些;老饕必定认同“满桌子的欢迎话抵不上一盘子佳肴”的感叹,而“饭桌不安,消化不良”,无论从礼仪还是医学角度看,都正好用来告诫各位,吃饭就好好享受吃饭,别喋喋不休那些让人不开心的话题。

戏里面有些桥段,即使现在看,依然颇有点意思,比如小安的妻子和她尚与爱情隔空的妹妹之间关于爱情婚姻的几番对话。戏中,性格观念大不相同的姐妹俩针锋相对。妹妹认定做女人“顺从”为先,却被豪爽直率的姐姐一句“只有骡马才需要笼套”驳了回去;妹妹认为姐姐个性太强,这才让姐夫老是借故在外躲清闲,姐姐则规劝妹妹,正因为她一味低声下气,到现在连恋爱都没谈上一个;妹妹说,即使丈夫有了外遇,为妻的也要隐忍,姐姐不屑,“我们背负了那么重的痛苦,多少得怪罪我们自己”。即使撇开火药味浓重且好走极端的那些“主义”,相信当代的大多数人,无论性别如何,都会认同姐姐的立场。

有人说,喜剧悲剧,全在一念之差,就看剧作家如何“念”他的剧情结尾了。无论情节如何复杂,冲突如何激烈,人物如何纠结,到最后全活着并活得不错,那就是喜剧;若死了几个,特别是主角一死,不是悲剧还能是什么?这样的断语看似简单化,细想想还是有道理的。你看本剧那两对孪生兄弟,当着台上众人你上我下,造成了一场本质上相当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小德迷惘地问“我是我吗”,是不是让人听来觉得颇有哲学深意?小安发现“人人都在喊我的名字”,说着与他有关的事情,可他却与谁都没关系,我们是不是能感受到在他身上发生的名实分裂:认人,到底是认名字还是认行为?戏到最后,目睹两对孪生兄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公爵问:“谁是血肉之躯?谁是游走的魂?”怎么听都觉得他好像在对网络世界里的“相识”发出疑问。好在,孪生兄弟的名实分离在修道院前告终:两位主人大小安和两位仆人大小德第一次两两会师,大小安的父亲也与失散了20多年的妻子(修道院长)相聚。相逢消解误会,一笑终成喜剧。如果要给这一桥段添上一点与当今对接的“寓意”,那一定是:虚拟世界尽管发达,人,还是得见真的。

所以,虽然错中套错,错得离谱,把这许多的错好好编排在一起演出来,依然自有一番或深或浅的意义。人们笑过之后,还是可以静静地体味体味的。

后来,莎士比亚成熟了许多,戏写得好了许多,可身份错误的桥段依然舍不得扔,结果就有了以孪生兄妹遭遇海难而分离开始的《第十二夜》,又是一出因错而乱、将错就错的好戏。比起《错误的喜剧》,更多了或隐晦或直白的爱情线索,更多了爱错和错爱的纠结与混乱。好在最后依然是两两会师,有情人各有归属。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