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中国“皇莎”季:大众狂欢的背后(2)

2016-03-03 10:28:05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然而,并不能因为这个戏传统到平庸,而彻底否认它的价值。这三部剧最大的成就也许应该是“精准”。 基于英国人对于自己戏剧前辈宗师的尊重简直就是五体投地,他们经常选择把莎士比亚剧本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要知道,对于用十四行诗和古英语写就的莎剧而言,要做到“精准”,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把那些诗句念成合乎情理的“人话”,这背后,该是巨大的研究功课和经年累月的演员训练。不然,你以为中国人演莎剧假模假式、装腔作势的感觉,真的是故意吗?

皇莎的艺术总监格里高利·道兰说过,即使对于英国演员来说,莎士比亚都是很难的。为此,在每个莎剧开排前,他们都会用6周的时间进行坐排,在这6周时间里,演员的主要任务就是熟悉人物和台词,不仅会有专业的莎剧台词老师帮助他们反复练习,剧组之间还要互相讨论台词的合理性和逻辑性,以及人物的设定。如果对这样的工作方式没有概念,可以拿个数据打比方,在我们国内的很多话剧剧组,通常1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从坐排、下地、连排、彩排以及见观众的全过程。

不过,亦如一位莎剧专家所言,大概是因为太“精准”,皇莎的“王与国三部曲”,少了些戏剧的时代生命,变得毫无意外和惊喜。况且,话又说回来,我们在NTLIVE里看到的那些英国莎剧,又有哪一部,演得不精准呢?

和众多戏剧圈内人的失望和吐槽相形对照的,是大众对于这三场连台本莎剧的热烈狂欢。

演出票提前几个月售罄不说,现场的观剧气氛简直好到了无以复加,观众们盛装出席,并无几人迟到早退。即使看得昏昏欲睡,也能坚持到最后站起来热烈鼓掌。最感人的就是《亨利五世》首演结束后,已经是晚上十点半地铁快要停运的时间,却有一半的观众选择留了下来,和所有皇莎的主创进行演后谈的交流。最让人惊讶的是,所有的观众包括两个小朋友,全部选择用英语提问。

上海真是一座国际化的城市。想来,上海观众的礼貌热情,应该会给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亚洲行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不过,此行中国,皇莎的使命,其实并非只有演出一项。演出前,皇莎的教育总监特地来到上海,在上海的5所中小学进行了莎士比亚的戏剧工作坊。而他们热衷于中国戏剧文化的艺术总监,还在着手两项工程庞大的翻译计划,其中一项就是把莎士比亚剧作翻译成更能供创作者和观众理解的中文舞台本,让中国同行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

有必要在这里了解下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在英国戏剧界的特殊地位和使命。1961年因女王之命,剧团从原来的莎士比亚纪念剧院更名为皇家莎士比亚剧院。皇莎的剧团和剧场都坐落于莎士比亚的故乡斯特拉特福,加上伦敦的地盘共有3处剧场。它也应该是世界上经费最充足的剧团之一,每年约有6000万英镑的预算用于各个方面。他们每年制作12部新剧,其中一半是莎剧。但对于这个剧团来说,除了创作演出,更大的使命在于传播。也就是说,除了在英国范围广泛地演出莎剧,他们还要在世界范围广泛地推广莎剧,传播英国文化。而戏剧教育部门更是在皇莎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据说,这个庞大的部门每年要为英国50万青少年提供关于莎士比亚的戏剧教育课程和普及活动。

50万!在这样惊人的数字背后,也许就不难理解,对于皇莎的创作而言,忠于原著进行普及,可能远比艺术探索创新更符合自身定位。而这个百年剧院,其实只是英国文化传播系统中的一个组成,在英国,还有英国国家剧院这样孜孜以求用最一流艺术解读演绎莎士比亚的剧团。对于英国人而言,推广莎士比亚,早已经是一项持续了数百年,并且行之有效的系统工程。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对于文化背景相差悬殊的中国观众而言,莎士比亚仍是一个用以文化朝圣的神一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