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戏剧 > 正文

不能深究的乖乖女并不无辜的李尔王(2)

2016-10-12 09:02:16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其实,读中文译本看中文演出的人们可能无法领略一个重要细节。当时的国王在朝廷上或公务场合,常用第一人称复数自称,即“我们”(相应的汉语翻译似乎只能用“朕”,但依然无法说明问题,而咱们的皇帝爱用“寡人”),只有对亲密者才用“我”。而在《李尔王》的相关场景中,李尔对两个女儿时而自称“我们”,时而自称“我”,给人的感觉,老人从王位上退了下来,可在位时养成的威风和颐指气使的习惯,好像一时还丢不了,完全忘记了此时的他就一介普通人(当然也不那么普通),就是三个女儿的老父亲。他依然把家和国混在了一起。

而那位人见人怜的科迪莉娅,真是谜一样的性格。如果她真是李尔最宠爱的幺女,那么,合逻辑的情况只有两种:李尔早已习惯了她的出语不敬,或者她的嘴比两位姐姐更甜。可事实上,任何一种情况都没发生。李尔为她的不敬大为震惊,而她,也完全违背人际交往时话语行为准则中的“礼貌原则”,也违背了长幼之序,以“说真话”为借口,故意去捋老父亲的虎须。如果真按她所说是因为看不惯姐姐的虚伪,何必拿最爱你的老父亲出气?你完全可以先指责姐姐虚情假意,然后按父亲的意思说出你的爱啊。老人们要听听子女说爱他们,这样的要求也不为过吧?难怪有人要写一本“李尔王前传”,试图解开科迪莉娅谜一样的性格,看看李尔到底是怎么宠这姑娘,这姑娘拒绝讨喜的性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当然,还得问一问:这三个丫头的娘怎么啦?

不过,科迪莉娅最大的错还不在这里,而在她竟试图借外部势力来解决家庭内部问题,率领法国军队攻入英国领土。这一点,也许因为人们实在太痛恨两姐妹而被忽略了。现在想想,如果这样的行为还能获得默许认可,那叛国的边界在哪里?所以,无论李尔在自己亲生女儿手里受了多大罪,也无论莎士比亚往这个人物上投下了多少同情和怜爱,科迪莉娅最后还是难免一死。总不能把这部悲剧的结尾写成姑娘以救老父亲为借口,带上外国侵略军来征服了自己的祖国吧。

当然,上面的这些问题,似乎都有些过分较真。因为说到底,《李尔王》是一部戏,台上演的,台下看的,依然是父亲被女儿虐待的故事。更何况,莎士比亚是在自己的时代写的更早时代的李尔王,那时候,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政治、权利、责任、道德等等观念还没有诞生,要那时候的国王分清楚国与家的边界,要他以现代家庭成员关系准则来处理与女儿的摩擦,也有些强人所难了。况且,那两姐妹后来的所作所为,也说明她们在道德上颇有问题,她们是否能像自己所说,减完了李尔的随从,能让自己的仆人恭敬服侍老人,人们还真是很担心的。

对《李尔王》提出那么多的问题,是不是有“颠覆”经典之嫌?这担心未免过虑,因为这些问题不是莎士比亚的问题,也不是悲剧《李尔王》的问题,而是时空变换后的问题,是当代的我们,在自己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借莎士比亚悲剧之壳,把我们时代的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的忧虑和思考放了进去。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