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聚焦》:调查记者胜利了,可结果仍然悲(1)

2016-01-20 09:03:34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聚焦》:调查记者胜利了,可结果仍然悲

聚焦》:调查记者胜利了,可结果仍然悲

◎张海律

一份揭黑报道的记者手记

电影《聚焦》开始不久,《波士顿环球报》新任主编马蒂·巴伦与“聚焦”调查组组长罗比约饭,并了解其相关业务。

“我们是一个四人调查小组,正在找寻下一个题材,可能需要几个月吧。我们不想操之过急,一旦定下,得花上至少一年时间去调查。”罗比说。

当时的故事时间是2001年,读者数刚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互联网对传统报业发起冲击。罗比这句简单的述职,或许能让今天仍抱有新闻理想的特稿记者们羡慕不已。用几个月的时间找选题,至少一年去做深度调查。怎么听起来,这都像是杜鲁门·卡波特花6年时间成就经典报道文学《冷血》,那是上世纪60年代的黄金时光。

别以为在这一年多的光阴里,才华横溢的大牌记者就从容不迫,呈现振聋发聩的杰作。

不停出现的新线索、新阻挠,让调查组记者成为一年多来高速运转的齿轮,抽丝剥茧地挖掘波士顿地区天主教会长达数十年的猥亵儿童罪证,观众跟着他们的耳朵和眼睛,去逐渐见证这一数目惊人、事实确凿、却被强权体制掩饰的滔天罪恶。推动剧情发展的剪辑节奏飞快而不凌乱,让人好不过瘾。

曾有调查显示,全球各国八小时内工作效率最高的就是美国人,而勤劳的中国人和聪明的以色列人,则在这份榜单上排在非常靠后的位置。无论从美剧还是日常工作或旅游时与美国人的联络情况,都可以基本证实这份榜单的准确性。这其中,应该尤以新闻从业者为甚。也正因如此,诸如《惊爆内幕》、《对话尼克松》等再现重大新闻调查以及反映新闻人工作状态的影片,也就天然具备了节奏畅快的优势。

而另一方面,选择著名调查特稿作为故事蓝本,对电影编导来说就是置身富矿。报道里清晰的逻辑、翔实的数字、生动的人物、松紧适当的节奏,简直就是直接为编剧绘好分镜脚本。剩下的工作,只需找到与故事原型差不多对应的演员、有还原时代样貌的巧手美术、新闻和法律方面的厉害顾问、迅速捕捉角色情绪的摄影师以及最后时刻让所有镜头圆润通畅的剪辑师。

《聚焦》的导演托马斯·麦卡锡本就是独立电影领域有着超强动手能力的人,在经常演一些配角之余,也执导过《心灵驿站》、《人生访客》、《双赢》等精彩作品,并从头到尾地兼任原创剧本和剪辑等工作。

在荣升奥斯卡最佳电影候选者之时,《聚焦》也入选“最佳原创剧本”提名。电影故事并非来源于《波士顿环球报》的报道,而是重新编撰了重磅报道刊发之前近一年时间中“聚焦”调查小组忘我的工作状态。从旧事被新官上任的主编重提,到通过法庭上诉解封教会被控档案、寻访涉案律师、采访受害当事人三条线索并进,知情人最终确认信源准确性,接近事实真相时还被更大的突发事件——“9·11”——搁置到一边,近两小时的剧情,就像是一篇第三视角撰写的“记者手记”。

“为什么不早一点?早一点我们在哪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时任都市新闻部主编的罗比就接到过有性侵问题的神父名单,他却压根不记得了。而今,通过“聚焦”的调查他们掌握了几名神父的确凿证据,却又决心暂缓刊发。他要的,是对明知问题所在却毫不作为的腐朽教会予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