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黄英:不谦虚地说,我接近炉火纯青(2)

2016-04-14 09:59:36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在她看来,唱歌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声乐要学五年,低年级学生就是要唱十七八世纪古典的艺术歌曲,再加亨德尔、贝里尼、罗西尼,这种小作品应该多唱,要唱出味道很难,那些拐弯抹角的装饰音也很考验技巧。”

黄英认为,声乐系一年级学生就应该从莫扎特的小歌开始唱,地基打好了,再根据个人进度唱大一点的曲目,如果学生本身都是空的,房子不就倒了吗?“学生为什么爱唱大作品?他们觉得大就是好,但你能hold住吗?偶尔唱一唱可以,但你的号不对,观众也不会满足。”

另外,听谁唱也很重要。通常,黄英都会给学生们列歌单,或从国外给她们带唱片和原版乐谱,女高音巴托莉、乔治乌等都在她的推荐之列,“每个人的声音都不一样,你要听她的风格和味道,不能乱听,就像吃东西,没有营养是会吃坏的。耳朵很精贵,不能乱听。”

黄英强调,歌剧演员一定要控制好自己,找准定位,不能走歪,“什么声音适合唱什么曲目,不是你的作品不能乱唱,否则嗓子会唱坏,要还债的。”  

更擅长莫扎特的作品

《蝴蝶夫人》是黄英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但我永远不会再唱《蝴蝶夫人》了,因为这不是我的作品。”黄英坦言。

1994年,法国导演密特朗执导的电影《蝴蝶夫人》面向全球招募女演员,刚从上音毕业的黄英最后一个报名,却凭着声情并茂的演绎和年轻自然的形象在200多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女主角,从此走向世界舞台。

黄英坦言,当时是拍电影,她是录音而非现场演唱,才圆满完成了任务,唱完后自己休息了两天才能接着唱,因为嗓子哑掉,力不从心。有些人是“现场型”歌唱家,现场好,唱片却不一定受捧,黄英说自己与师出同门的美国抒情女高音凯瑟琳·芭特尔一样,是“录音型”歌唱家,她们的声音通过话筒能传递出更奇妙的化学反应。

相对来说,黄英更擅长唱莫扎特的歌剧和艺术歌曲。她的音色和性情,也和莫扎特的音乐更为接近。2006年,黄英首次登上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在首次全球直播的英文版莫扎特歌剧《魔笛》中扮演了女主角帕米娜,迎来第二个事业高峰。

因为看中了黄英音色上的天真和纯美,《魔笛》导演在选角时就认为黄英特别合适。莫扎特歌剧其实比普契尼歌剧还要难唱,那种音乐上的长线条,看不见摸不着的优美旋律,都要求歌者在气息上有高超的控制力。

凭着二十多年的演唱经验,黄英总结,歌唱演员的天赋很重要,占了七八成,另外两三成全靠自己努力、找好老师、遇到伯乐,抓住机遇才能出得来,出头后怎么稳定在高处状态,继续进步,又是一件难事。问她自觉现在的自己处在哪个阶段,“我可以不谦虚地说,almost炉火纯青。”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