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剧二代”如何才能让观众叫好(2)

2016-11-14 15:45:00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今年荧屏上一部接一部的仙侠剧集亦是如此。如果说2004年《仙剑奇侠传》第一部播出时,还因题材新鲜很是吸引年轻粉丝,那么当“仙剑三美”都已成追忆,一切就只能沦为没完没了。

对《琅琊榜2》来讲,因为前作里梅宗主已故,它的难题不在于如何平地再起风波,而是在没有小说打底的情况下,怎样照着前作风格再谋一番家国情怀。说白了,《琅琊榜2》的剧本是一道命题作文,框架套路内还得有所颠覆,这需要无比的想象与才气。

从不吐不快到“无中生有”,为续而续难免牵强

说起来,最早跌进续集的“坑”,且从此难以自拔的,美国影视剧算是典型。华纳兄弟前首席运营官阿兰·霍恩有个理论:“续集是个不错的主意,因为人总有惯性。”但随着近两年续集越拍越烂,他不得不承认:“现在的续集,不是创意驱动,而是利益驱动。”

这情况在国产电视剧界,便演变为“盛名之下,为续而续”。在“影视独舌”创始人李星文看来,“续集不如正传,往往是因创作者尤其是编剧的表达欲没那么强烈了”。电视剧是综合的艺术,负责“无中生有”的是编剧。他说:“目前还没有一部剧能在剧本不好或者剧本没有提供好种子的情况下成为经典作品,而那些令观众失望的续集首先是剧本不够给力。”

《大宅门》口碑不可谓不好,但《大宅门1912》就惨遭“滑铁卢”,被批“没了宅门味儿”。该剧编剧兼导演郭宝昌如此反思:“《大宅门》是我酝酿了40年的作品,宅门里的事我再熟悉不过,每个人物早就在我心里活了,不把他们写出来我憋得难受。但《大宅门1912》的剧本我写了好多版都不满意,因为我不熟悉那时期的山东,最后是借助书面资料才完成了创作。”“纸上得来终觉浅”,《大宅门1912》虽不至于沦为雷剧,但终究比不上正传的质素。同理,《编辑部的故事》留在不少观众心里,但《新编辑部的故事》却让名导演郑晓龙也尝到苦涩滋味。从编剧有话要说甚至不吐不快,到为了出续集而不得不说,有冲动的“创作”与压力下的“生产”,终究有天壤之别。

大团圆不如“言有尽而意无穷”,悲剧比喜剧更易雁过留痕

有为利益驱动的续集,也有众望所归才启动的续集。今年初,经典日剧《东京爱情故事》传出续集拍摄消息,轰动一时。年少时有多少观众为赤名莉香掬一把泪,回首又见时就会有多少人引颈期盼。这很好理解———遗憾不是美妙的情绪。但在艺术上,遗憾却又何尝不是难以言说的美。

《步步惊心》大结局是男女主人公生死两界,但抵不过太多观众强烈呼吁,原制作公司保留大部分主创推出《步步惊情》。但续集播出后,男女主角虽然终于花好月圆,但观众却怅然若失了。

《潜伏》的导演兼编剧姜伟也遇见过类似“请求”。该剧最后一集,翠平怀抱孩子无奈地等,余则成与晚秋结婚。那年,有不少观众“抗议”,姜伟为什么没让有情人终成眷属,要求导演续集圆梦。但姜伟说,他至少有两大理由就此收尾。其一,原著文学作品已经成型,作为改编者没理由迎合观众,即便有,也非一时之功。更重要的,姜伟觉得,比起大团圆结局,电视剧同样需要“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观众多一些盼望、想象的空间。喜剧收尾与悲剧断肠,后者才更容易雁过留痕,让人念念不忘。

当然,续集未必不能葆有品质,《闯关东前传》就没有辜负《闯关东》的招牌。重要的是,真的有话要说,真能好好说话。

(责任编辑:刘畅 CC002)
关键词:续集琅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