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利·林恩而言,逝去的战友“蘑菇”或许是他在经历中场秀后,内心活得最真实的人。而对李安来说,这一幅老兵与新兵在树下颇具禅意的对话,恰是该片所有画面里最梦幻、最远离真实的一幅。图为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海报。
■本报首席记者王彦
采访的末尾,李安忽然咕哝了一句:“我多希望全球首映是在中国,而不是美国的那个影院。”闻者皆会心一笑。听着像在夸上海影城的放映效果,但谁都听得出,他谦和的话里还有弦外之音。
昨天,李安暌违4年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在上海举行了首映礼。至此,这位导演带着片中主角以及他亦有戏份的儿子李淳,完成了在中国的3站亮相。不同于10月14日纽约点映后北美影评的毁誉参半,北京、上海、台北这3座城市给李安的赞誉大大盖过质疑。有种猜测流传甚广,是导演用他的镜头技巧、镜头哲学挑战了好莱坞精英,刺痛了现今的美国社会。
面对议论纷纷,李安只在描述自己改编小说的初衷时这样说:“比利·林恩的中场秀,其实是虚伪的事情、盛大的假象。美国社会所谓的英雄主义,在中场秀发生的一天之内就崩塌了。”
120帧不是简单数字,它打开了人物的感官
首映前,电影圈热议的都是技术,仿佛讲故事的李安一夜蜕变成为技术控。不仅行业人士津津乐道于这场勇敢的120帧实验,普通影迷也多少被普及了一些,比如“4K是2K的4倍”“120帧是24帧的5倍”。所以,真正当李安出现在大银幕上向观众讲述他的电影观时,有人暗自松了口气,120帧可以改变观影方式,却不会改变李安,他还是那个会打开身体所有感官来讲故事的导演。
影片从一幅带有粗砺感的战争场景开篇:比利·林恩所在的B班士兵,在伊拉克赢得了一场胜利,胜利悉数被一台摄像机记录在内,3分43秒,落幅即为比利·林恩。一夜间,士兵们成了美国的英雄,19岁的林恩还被授了勋。借着B班短暂回国之机,每个美国人都冲他们道“感谢”,记者、好莱坞经纪人蜂拥而至,士兵们甚至还被邀请参加超级碗的中场秀。故事由此展开,李安说:“士兵们被告知如何在战场上生存,却没被告诉过该怎样在回国后面对生活。”尤其,那场小小的胜利是以失去一位战友为代价的。
于是,一场发生在橄榄球中场休息的表演、一次伊战士兵与死神共舞的短暂抽离,美国人对英雄主义的紊乱定位、士兵个体在战场的独特感受,即将在一天之内交错、发酵到极致。而19岁比利·林恩的内心独白也随之扩音给了观众———当所有人都来表扬你最悲惨的一天,你是该笑纳赞美转身硬着头皮回归已被自己怀疑的战场,还是直面内心的挣扎,给那些笑脸泼盆冷水?
“这里就需要技术登场发挥了,因为人物的感官已经打开,120帧能最大可能地还原角色的呼吸、毛孔、血管,包括睫毛的震颤,好像你就站在他身旁感知这一切。”特殊的技术恰好服务于特殊的题材属性,李安说,“眼睛最多可以看到每秒900帧,当我们无限接近一个人时,我们对他不仅是‘看’,更多的是‘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