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一集中,防空洞中的志愿军战士唱起了《我的祖国》。动画片中的兔娃娃既是各个时期英雄,又是在各行各业中默默奋斗的普通人,他们共同守护着“中华家”。(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张祯希
在用户过亿、以17岁以下人群为主体的Bilibili视频平台(以下简称B站)上,一些关注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原创内容,长期霸占了热榜前列。讲述父辈、祖辈奋斗经历的国产原创爱国主义动画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甚至成了爆款,引发弹幕无数;还有不少普及传统民族文化的原创视频也成为B站的人气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网生代们用自己的方式向现实与传统致敬,是源自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觉与自信。与之前认为小孩子爱看迪士尼或日本动漫是通过虚拟动漫文化逃避现实与历史的传统观念不同,新一代网民因对大国文化的骄傲和热爱走到了一起,并且通过年轻化的语言特点与审美趣味,将传统文化传承下来、推广开来。
几十所高校学生纷纷“报到”
日前,动画片《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第三季应景地登陆了网络视频平台与观众见面。去年,这部动画作品一被推上B站便吸引弹幕无数,据某媒体的不完全统计,动画片单单第一季的播放量就突破了1800万次,弹幕总数更是超过56万条,其火爆程度甚至超越了不少热门日本动漫。其间,动画片还得到了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的推荐,更是点燃了这股爱国主义小高潮。
与以往爱国主义题材影视作品庄严肃穆的宏大叙事风格不同,《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最大吸引力是采用了网生代喜爱的“萌化”画风。各个国家被拟化成各种Q版小动物,比如中国是兔子、美国是鹰、印度是白象、苏联是毛熊等等,角色互相之间也常常以“X酱”“X君”“亲”这类动漫粉熟悉的叫法互称,而动物们打起仗来基本就是打作一团或者相互拍个板砖。网友评论,该剧真正吸引人的不是动画效果有多好,而是用温暖的笔触讲述了那些默默为祖国付出甚至牺牲的个体的故事,调动起青年人内心深处那份对父辈与历史的认同感。在抗美援朝期间,小兔子化身为冰天雪里坚守阵地战士;面对国外的威逼利诱,他们是毅然回到一穷二白祖国的科学家们……软萌的动物主人公,演出的却是一幕幕顶天立地、铁骨铮铮的英雄形象。
在动画片观看过程中,不少网友通过弹幕普及起了历史背景与军事知识,更多弹幕则成了网友强烈情感的宣泄口。其中一幕,科学家小兔子们夜以继日地拨动着算盘,以“一遍不行算两遍”的毅力在两年中硬是搞清了“蘑菇弹”(原子弹)的设计原理,弹幕中向先辈致敬的工科生们纷纷打出自己的专业与学籍号,全国几十所高校的大学生齐齐“报到”,热血的弹幕甚至淹没了画面,90甚至95后的学生们用他们这代人特有的方式,向前辈科学家们“立正敬礼”。
一位网友说,《那年那兔那些事儿》是与自己89岁的爷爷一起看的,爷爷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观看时祖孙俩常常一同落泪,没想到一部动画片竟成了两代人了解彼此的桥梁。可以说《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成功在于其通过时髦的“二次元”语言打捞起了真实历史中的感动,为青年人与父辈之间找到了一条精神的通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