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从“技术先驱”到“伟大电影”究竟有多远?(1)

2016-11-25 15:35:00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卓别林《寻子遇仙记》

卓别林《寻子遇仙记》

直到2009年《阿凡达》上映,诞生近百年的3D技术才成为大制作的标配。现在,电影面临的新一轮技术变革,拍出《霍比特人》的彼得·杰克逊,正在制作《阿凡达2》的詹姆斯·卡梅隆,和李安一起,都是先行者。但新技术能否被接纳还要经历三重考验:电影语法、大众审美和制作成本核算。上图为《阿凡达》剧照

直到2009年《阿凡达》上映,诞生近百年的3D技术才成为大制作的标配。现在,电影面临的新一轮技术变革,拍出《霍比特人》的彼得·杰克逊,正在制作《阿凡达2》的詹姆斯·卡梅隆,和李安一起,都是先行者。但新技术能否被接纳还要经历三重考验:电影语法、大众审美和制作成本核算。上图为《阿凡达》剧照

右图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照

右图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剧照

本报首席记者柳青

李安的支持者们为了捍卫《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举出影史的若干“先抑后扬”的例子为它辩解:1941年,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被批不知所云,几十年后,它凤凰涅槃,被奉为经典,稳占影史第一的位置多年;1958年,希区柯克的《迷魂计》票房惨败,54年后,业界权威《视与听》杂志把它推为影史最佳,取代了《公民凯恩》;1960年,费里尼的《甜蜜的生活》在戛纳影展收获嘘声一片,时过境迁,它被认可是电影对现代生活最深刻的再现;1968年,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被评论界攻击故弄玄虚,然而时间最终证明这部电影是超前的,它颠覆了人们对电影的习惯认知。总而言之,就像上述电影经历被曲解、被贬低、被压抑后,终究成为影史留名的灯塔和航标,那么李安的新片即便在当下不被接受,但时间会拯救他,时间会证明我们错了,而李安是对的。

但这个类比很可能是靠不住的。在《比利·林恩》里,我们并没有看到适合于“120帧/4K/3D”这些技术的崭新的电影语法,它也不像上述的几部电影,由影像深入哲学思辨,深入人内在的意识和潜意识,探究电影可以抵达的深邃秘境。甚至,《比利·林恩》这个题材是否适合于这套技术,也是值得商榷的。如果要找一个更妥帖的类比,《比利·林恩》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火车进站》,李安打开了电影表达的新的疆域,审美的更新换代也许将要到来,而我们有幸是最早的观众。

———编者

时间会证明李安是对的?

不是每一种新技术一经诞生便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尤其当技术和艺术互为交集时,创作者的探索和观众审美习惯的改变,都是漫长的过程。

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上映,从此,有声片势如破竹,不到十年,默片销声匿迹。但学术界对于有声片取代默片一直是质疑的,至今仍有艺术家和学者认为,电影因为有了声音,失去了原本和小说、绘画、音乐平起平坐的艺术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