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人人自恋的时代,电影拍给谁看?(1)

2016-12-09 09:51:33    东方早报  参与评论()人

■“走下倾斜之塔:反思当代中国电影文化”讨论会在京举行

蔡明亮说,以后只在美术馆放他的电影。 (《那日下午》剧照)

李安运用最新技术拍摄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引起巨大讨论。

“如果你们想通过什么东西去看到这个世界,看到这个世界的多重面目,看到今天实际上存在的多个世界,电影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一个媒介。”

——戴锦华

12月3日下午,“走下倾斜之塔:反思当代中国电影文化”讨论会在北京外研书店举行。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教授、重庆大学电影学院文学系副主任范倍博士和北京电影学院的杨北辰博士展开对谈。

电影在如今这个日益碎片化的时代承担着何种职责?未来电影是否会死亡?技术的革新对于电影来说意味着什么?从审美角度来看该如何评价电影?针对上述问题,几位嘉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只要实体影院继续存在

电影艺术就将继续存在

杨北辰:在1980年代的时候,电影在文化领域里起到了特别重要的回流作用。电影里面的理论和批评、对电影的探讨重新流回到其他的社科领域。我想问,处于现在这样一个失去了某种所谓核心或者主流的世界里面,电影还能够做什么?其实我们都能很切身地感触到,电影在整个文化领域里面的地位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在中国,从当年某种激进的先锋文化的代表到现在强有力的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代表,这种转变是非常剧烈的。我的问题是,在今天,电影是不是还能在日渐破碎的时间中承担起某些责任?

戴锦华:我最近连续做的公共演讲都是讨论所谓数码转型,我讨论数码转型的时候,其实对我来说核心焦虑是“电影死亡”,准确地说是胶片死亡。但是引申出来的问题是胶片死亡是否也同时意味着电影死亡?就是这个介质——电影原本介质——的消失,在什么程度上将意味着电影的死亡?这个问题是我的核心焦虑。

但这个局面至少不会很快发生,因为伴随中国崛起、中国电影的崛起和巨大的中国电影产业,这一剂强心针之巨大,使得好莱坞第一次停止了资本流出的速率,第一次开始放缓,据说有回流,电影人的流出即人才的流出也开始放缓。我自己所到之处,在欧洲、在美国,从大导演到制片公司都想跟我谈谈:我们有什么机会?我们能不能到中国拍片?我的影片能不能进入中国?所以我觉得至少中国的崛起毫无疑问地放缓了大家认定的电影衰落而且加剧衰落的过程。

同时我自己认为,未来电影会不会死亡,取决于我们要不要用VR——虚拟眼镜——取代实体影院。只要实体影院继续存在,电影艺术就将继续存在。但如果我们认为虚拟影院可以逼真地取代实体影院,反过来说,是实体影院的空间决定了电影艺术的很多很多的质的规定,如果不需要在影院看,而在家戴眼镜看,它就可以是电视剧甚至也不是电视剧——因为电视剧是被电视界规定的——它就是一种视听叙事形态,而不再是今天的电影艺术。我觉得,中国这么巨大的实体影院如果有政策保护来助推,我们也将极大地延长电影产业在全球性的生存。你们可以认为我落伍了,但是我今天仍然坚持认为电影是影院的艺术,所以爱电影的朋友应该去影院看电影。而且这也让我觉得,所有爱电影的人在设法给电影续命。

关键词:戴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