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艺文 > 影视 > 正文

又是一年贺岁档,乱红飞过秋千去(1)

2016-12-08 15:07:00    文汇报  参与评论()人

《健忘村》,2017年1月28日上映

《健忘村》,2017年1月28日上映

《罗曼蒂克消亡史》,12月16日上映

《罗曼蒂克消亡史》,12月16日上映

《间谍同盟》,11月30日上映

《间谍同盟》,11月30日上映

本报首席记者柳青

随着《神奇动物在哪里》上映,今年贺岁档大幕开启,从11月底到来年1月底的春节前,有60多部电影确定档期,将在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上映。

这些电影里,能强势得到关注的影片是有限的。大导演组和全明星阵容的组合,仍是贺岁片的标准配置,但强强联手的结果并不总是乐观的,在一个拼资本、刷流量的电影制作大环境下,纵然名导演对各自作品的掌控,也是有限的。面对《长城》《摆渡人》和《西游伏妖》这些热门的贺岁片,观众有意无意地吐槽那些“美则美,全无演技”的主角们,多少戳中了贺岁档在热闹背后的隐忧。

没有大制作悍勇相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和《健忘村》被寄予别样的期待,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这类影片从主创到主演低调却靠谱,与美貌全无缘分的葛优至今是华语电影里无可替代的演技担当。

贺岁档过分繁盛的片目实质上挤压了彼此的票房空间,但有时又必须庆幸这番硝烟四起的乱战,在生机勃勃的拼抢和机会主义的赌博中,我们能在影院里看到别样的可能,看到一些有趣的电影在“不可能”的时机里“不可能”地上映了。

这是贺岁档的未知,也是电影院的吸引力。

有一种“情怀”,叫贺岁档

《长城》可以看作“西风东渐”,是好莱坞和中国电影一次真正意义的对接。但愿它在上映后被谈论的,不只是女主角的演技。

有一类电影,无论非议多大,因为演员阵容里挤挤挨挨的明星面孔,它们成了贺岁档的标准配置,电影的品相未必好看,受关注度和票房数字却往往是好看的。这些年,黄百鸣的《花田喜事》系列和王晶的《澳门风云》系列统统归入此类,这类电影符合贺岁片的原生精神:喜剧,凑合,戏难看明星凑,不影响票房钱途。

不出意外,今年的《摆渡人》大约也属这类。但凡略懂经的,对电影操作常识有点了解,几乎都认定《摆渡人》会崩:剧本前后能改118稿,说出来是个笑话;某位“小花”出演女主角,动辄一场戏要拍上十几条才能过,她自己还不以为耻地对着媒体大谈NG(重拍)心经,明白人简直想用《喜剧之王》里的一句台词砸她:“你这是浪费全剧组的资源,懂不懂。”不能对一部严重失控的电影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哪怕100个王家卫来监制也无济于事。但可以预见,“梁朝伟、金城武、陈奕迅、鹿晗、李宇春”,这串演员表意味着《摆渡人》即便只是拙劣的小品也不愁没有观众埋单———大过节的,看到“爱豆”们在一部电影里众乐乐就很欢喜,何况,梁朝伟和金城武又在王家卫的指挥下搭档演喜剧了,这简直是一种情怀。

相比之下,《三少爷的剑》确实是尔冬升导演牵挂了半辈子的“情怀”。1977年,在楚原导演的电影《三少爷的剑》里,当时是邵氏公司武侠小生的尔冬升出演了“三少爷”谢晓峰。当邵氏的传统武侠片面临观众流失时,楚原利用古龙的小说,突出“官能”的元素,从身体入手,讨论权力,《三少爷的剑》和《流星蝴蝶剑》共同构成了武侠电影里一道活色生香的异样风景,在一个失去活力的类型片种里试探出新的格局。20年后,转行导演的尔冬升决定把自己演员时期的代表作再度搬上银幕,但这片子几经耽搁,最终拍出来时,又是20年过去,现在看起来,40年两部《三少爷》,串起尔冬升的大半职业生涯。新版《三少爷的剑》导演是尔冬升,徐克任监制,一对“苍孙”,都对邵氏的黄金时代有欲说还休的情意结。可情怀毕竟不能当饭吃。隔了40年时间差,老派武侠风格的台词时时刻刻能让当下的观众犯尴尬症;当尔冬升站到了摄影机后,镜头前的“三少爷”不仅演技不如当年的他,颜值也输,老邵氏的影迷不免感叹“人不如旧”;只有徐克天马行空的视觉设计仍是一块金字招牌,打起来眼花缭乱的漂亮,却不知还能唤回几许港派武侠的回光。

关键词:贺岁档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