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化 > 博览 > 人物 > 正文

“老嘎”葛存壮其实不嘎(3)

2016-03-08 09:11:38  北京青年报    参与评论()人

“老嘎”的儿子“小嘎”葛优是1957年出生的,两家人住一起时,葛优十一二岁,黄健中记得,葛优经常愿意推着自己的儿子黄镝到院里玩,如同照顾亲弟弟一样。

一起生活,“老嘎”对比自己年轻的黄健中有了更多了解。1970年,当北影下放到黄村五七干校时,“老嘎”说:“黄健中会持家,让他当炊事班班长。”果然,黄健中不负“老嘎”慧眼,做四连食堂管理员得心应手,“老嘎”夫人施文心作为创作人员之一,在四连食堂吃饭。那时“小嘎”上学,但是有时间也来干校,也吃四连食堂的饭。

黄村在北京南边,节假日要回北太平庄北影宿舍的时候,上百人浩浩荡荡的自行车队伍,非常壮观。黄健中回忆起来,因为“老嘎”的赏识,自己在那段时间非常愉快。

“老嘎”夫人施文心是北影厂资深文学编辑,当黄健中独立执导电影《如意》的时候,施文心在与作家交流,帮助处理剧本上花费了不少心思,她的努力让电影《如意》更如意。

“老嘎”走了,陷入悲痛中的黄健中给“小嘎”发了条短信:“葛优:前辈典型亡北斗;天容惨淡大星沉。……惊悉令尊、我亦师亦友葛存壮先生仙逝,我们全家人都沉入悲痛之中……照顾好妈!小嘎节哀!”

落款,黄健中写道:“小黄叔一家人”。

葛优回复说:“谢谢黄叔叔、金阿姨、黄镝!”

演员“老嘎”有德

不挑拣角色,还能很快领悟导演意图

于洋回忆说:“‘老嘎’他们并入东影的时候,我正在拍《中华女儿》。当时演员科每天都会通知:《中华女儿》剧组需要多少人扮演日本兵,需要多少人扮演游击队员。”《中华女儿》是“八女投江”的故事,女演员多,于洋在其中饰演一个抗联战士。“群众演员”葛存壮在电影中一会儿是日本兵,一会儿是游击队员,还都开枪。于洋开玩笑说:“把这些镜头接在一起,会看见是自己打自己。”

就在葛存壮去世的3月4日当晚,电影频道《怀旧剧场》播出了《中华女儿》。于洋说:“‘老嘎’在电影中镜头不多,别人看了也认不出来,但我熟悉,我可以看出来。……那时,东影出的很多电影,群众演员中‘老嘎’是经常出现的!”

导演凌子风非常喜欢这拨年轻人,正因为有在东北合作的基础,所以1959年拍摄《红旗谱》,凌子风起用了“老嘎”演冯兰池。“老嘎”因此名满天下。

前前后后,于洋和“老嘎”合作过十几部戏。“在《生活浪花》中,他演我的助理;《矿灯》他演日本兵,我俩有很多对手戏;《暴风骤雨》、《五彩路》、《飞越天险》、《粮食》……”于洋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于洋记得,正是从《粮食》开始,“老嘎”的“反派”形象出神入化了。

1974年到1975年,北影拍摄电影《决裂》,黄健中是副导演。黄健中记得:“这是留学归来的一位江西省领导所倡导的,在农村也要办大学,办农业共产主义大学。毛主席对此非常支持。今天来看,片子本身也没有问题。‘老嘎’在电影中饰演一位迂腐的教授,他的一句台词‘马尾巴的功能’太精彩了,以致后来在很多场合,观众都叫他‘马尾巴教授’。”

“是啊,一部倾注了那么多政治正确的电影,最后留给观众的只有片刻的欢愉。葛存壮成功的原因在哪里?”笔者问黄健中。

“艺术作品,细节很重要!在那样一个轰轰烈烈办农业大学的背景下,‘老嘎’这个书生气十足、很有学问的教授在课堂上反复讲一个多数人看来毫无意义的话题,于是,喜剧效果就出来了。而‘老嘎’表演准确到位,没有脸谱化,却性格化、个性化了人物。”黄健中说,“在《决裂》中,‘老嘎’演的不能算完全的反派,他不反对办学,不是对立面,只是受嘲讽的对象。但‘老嘎’把握得太好了,在‘文革’那样一个缺乏笑声的时候,笑翻了全国……”